金沙体育大同市司法局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4-02-15 20:07:40 人气: 作者:小编

  金沙体育6月5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大同市司法局编印出台了《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引》,以专业的法律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公共法律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磊同志,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科科长王智锐同志,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负责人李芷仪同志,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副科长张伟林同志,他们将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副主任张志同志也参加了今天的发布会。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今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法治思想,按照省委“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实施全市司法行政系统“1134”工作规划,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新时代乡村群众的法治需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活动,打好法治同行“组合拳”,不断增强乡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编印出台了《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建成1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6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8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金沙体育,推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整合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了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全市各法律援助中心不断降低授援门槛,扩大援助覆盖面,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的”均不需要提交任何经济证明,即可提供法律援助,进一步为农民工打开方便之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自活动开展以来,共受理涉农民、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31件。组建高水平法律服务团,保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依法规范开展。

  深入推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系列服务活动,将农民、残疾人等群体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发放法律援助惠民卡;会同县区乡村振兴局、人社局、残联等部门组织开展服务特殊群体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将因使用伪劣化肥、农药、种子等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资料或因遭受环境污染造成种植业、养殖业损失或其他主张权利,以及涉及土地承包、林权纠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等民生事项全部纳入援助范围。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积极为农民宣讲党的政策,为群众解答和协调解决孩子上学金沙体育、就医、就业等问题和困难,用法律援助爱心和真诚点亮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希望。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成立法治宣传队伍金沙体育,编排具有大同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节目,深入乡村开展法治演出活动;通过“送法下乡”“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大型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送到群众手中,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来宣传乡村振兴遇到问题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使法律知识通俗易懂、易学易记,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观念。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0余人,增强了群众法治意识。

  我市积极开展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评选工作,印发《大同市司法局大同市民政局关于做好第二批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县区参加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申报工作并开展评选验收。通过审核,确定水泊寺文源社区等98个村(社区)为大同市第二批“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8个村(社区)被评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2个村(社区)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对助力乡村振兴和法治乡村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了法治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作用

  为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对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山林土地等影响民生和基层社会稳定的常见多发型矛盾纠纷,按照“一案一策”原则做好防范措施,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就地化解,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广泛吸收村委会成员金沙体育、网格员、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五老人员”等加入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员6263名,共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013个,其中,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26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803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54个,个人调解工作室17个、行业性专业性婚姻家庭和物业调解组织14个、调解室4个,实现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2023年1至4月,全市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255次,排查发现纠纷274次,预防纠纷171次。共调解案件1824件,调解成功1806件,成功率99%。

  下一步,大同市司法局将持续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动人民调解组织网格化和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为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大同市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方面有哪些惠民政策和积极举措?谢谢!

  保障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一直是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通过多渠道满足农民工法律维权需求,将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作为基本出发点,为农民工提供便捷、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一步优化农民工欠薪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大同市司法局从2019年以来,持续四年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品牌活动,积极主动参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活动,以法律援助和法治宣传为抓手,对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援助案件,主动提供法律援助,以保障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降低援助门槛,简化申请手续。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待遇,一律免予审查经济状况,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最大限度为农民工节约诉讼成本。

  二是加强根治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维权宣传活动。在大力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同时,先后组织开展了“法律援助进工地”“法律援助在你身边”等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宣讲,在户外电子屏、多媒体互动触摸屏、广告机循环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向来访群众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针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全面法律体检,并建立体检档案,完善跟进服务措施,掌握企业劳动合同与劳务用工情况。在对农民工合同开展普查和体检的同时,法律援助律师还重点对欠薪违法金沙体育、依法支付薪酬等内容进行了宣传讲解,并现场解答了农民工较为关心的工伤赔偿、欠薪讨薪、社会保险等问题,增强了企业和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深入企业开展《法律援助法》知识讲座,并组织法律援助志愿律师现场解答法律咨询,鼓励农民工通过人民调解、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一步帮助我市进城务工人员有效预防和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降低社会风险,打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大同市正在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多种方式,人民调解与这些纠纷解决方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谢谢!

  人民调解是解决乡村矛盾的重要方法,但它不是唯一的方法,除了人民调解之外,还有行政、司法等多种纠纷解决方式。几种解决方式之间以调解优先为原则,互相衔接、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化解乡村矛盾。

  首先,基层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就是在法院立案之前或公安机关行政裁决之前,认为有些案件是可以不经过行政、诉讼程序来解决的,通过引导到人民调解来解决这些矛盾。其次,人民调解委员会对调解不成的纠纷,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或者行政、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第三,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第四,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书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五,持续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和诉调、检调、警调、访调“四路对接”的衔接制度。这些规定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保障纠纷能够及时地化解,防止矛盾激化。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是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的必然要求。

  一是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指导基层村(居)委会将法律知识作为村(居)民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贯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全过程,引导村(居)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依法维护权益、化解纠纷,推动基层法治实践。

  二是依托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巩固推进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我们立足筑牢第一道防线,利用法律明白人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排查风险隐患,严防一般民事问题转化为刑事案件、件和重大恶性案件。目前全市法律明白人共有5736人,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达到100%全覆盖。

  三是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今年以来,通过“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动员各社区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志愿活动120余场次,持续加大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示范、辐射作用,有利于增强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谢谢李芷仪同志。由于时间的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王磊同志的情况介绍和三位嘉宾的问题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希望新闻媒体加大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宣传报道力度,积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