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金沙体育公室召开第八场“强信心”主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2023-04-01 18:25:34 人气: 作者:小编

  金沙体育2023年3月28日,第八场“强信心”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图为发布会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一川摄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哈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第八场“强信心”主题新闻发布会。

  现在,请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浩介绍哈密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情况。

  哈密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哈密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立足“特而精”农业发展定位,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全产业链发展,在稳步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在种植业方面,开展春小麦核春115新品种高产示范田项目,通过专家组测产,实现亩产724.14公斤,再次突破新疆春小麦高产记录,同时刷新全国优质强筋春小麦高产纪录,有效促进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春小麦生产向节本高产优质方向发展,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我们以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哈密精品蔬菜周年均衡生产供给能力,重点发展了伊州区陶家宫镇、哈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大泉湾乡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高标准规模化设施农业产业园区;伊吾县苇子峡乡、吐葫芦乡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巴里坤县石人子乡、大河镇冷凉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奎苏镇为主、石人子乡、大河镇、花园乡为辅的冬储菜生产基地。2022年种植各类蔬菜2.06万亩,同比增加0.12万亩,对保障全市菜篮子稳产保供发挥重要作用。

  在畜牧业方面,农区畜牧业全面振兴行动稳步实施,“以大换小”成效明显,生猪、家禽、牛出栏量大幅增加,畜产品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市场供应充足。畜牧业科研攻关取得多项成果,现代畜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有效提升,完成牛品种改良3.23万头,完成年度计划的134.6%,农区高效肉羊品种选育推广顺利,引进湖羊2200只,组建核心群母羊1200只,培育多胎肉羊适度规模养殖示范户20户。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规模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60个。优质饲草推广应用成效明显,经过2年本土对比试验,2022年种植2个甜高粱品种,面积1200亩,亩均产量达到13吨以上,涉及8个乡镇40个示范户,为解决畜牧业饲草短缺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立足产业振兴,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方面,我们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情况摸底调查,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重点链发展,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确定哈密瓜、粮食(面食)、棉花(棉纺织)、葡萄(葡萄酒)、红枣、肉牛肉羊、乳制品、马铃薯农业产业重点链8条,确定了“链主”企业8个,培育产值超1亿的“链主”企业2个,产值超5千万的4个。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哈密市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起草了《哈密市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组织8名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头雁培训”,对接企业用工需求985人次,开展市、县级龙头企业认定,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

  在农产品市场开拓方面,我们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展会,依托展会平台,持续打造哈密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哈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哈密农产品疆外销售网。组织企业报名参加广州农博会、十九届农产品交易会、全国对口援疆农产品交易专场暨脱贫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等各类线个。在第十六届哈密瓜节上举办“魅力兴农助哈密”农副产品博览会,组织哈密26家企业、合作社200余种产品参展,邀请6名网络达人直播在线推介宣传哈密农产品,累计观看人数21万人次,高峰在线人。在全国对口援疆农产品交易专场暨脱贫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组织新雅酒业、瑞农科技、冰雪果业、中驼等6家特色农产品企业30余种特色农产品亮相展区,达成意向签约24笔,签约金额5200余万元。利用援疆机制不断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2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向河南省总工会推介农产品,百余种哈密农产品在郑州地铁“哈密号”上可通过扫码购买。

  在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充分利用农村人文资源和农业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逐步构建“食、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新格局。我们利用农村人文资源和农业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推荐申报美丽乡村休闲旅精品景点线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新疆休闲农业精品农庄(园)3个;全市现有已获命名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新疆休闲农业精品农庄(园)6家。我们还开展了“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监测。积极组织区县监测已认定的7个示范村镇,推荐申报主导产业基础好、融合发展程度深和联农带农作用强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新认定伊州区二堡镇火石泉村为自治区级“一村一品”,促进了本地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哈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充分发挥区位、能源、交通等自身优势和对口援建政策优势,调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快推动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快速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不断开创哈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局面。

  我们将持续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优先做强哈密瓜产业。全面推行哈密瓜标准化生产和绿色有机种植模式,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膜下滴灌、小拱棚等节水栽培技术,逐步扩大集中连片、连栋哈密瓜设施大棚种植面积。设施农业发展以蔬菜为主,适度发展食用菌、哈密瓜、林果和花卉,通过改造提升老旧温室拱棚,完善设施农业生产设施,逐步引导设施农业向“优精特”和休闲观光方向发展。抓实特色农业与设施农业发展,提升种植效益。以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农区畜牧业创新发展为重点,突出抓好肉牛、肉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持续开展肉牛杂交改良试验,大力推广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和“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规范防疫”(简称“四良一规范”)、生态养殖模式,加快构建农区肉羊高效繁育杂交生产体系,全力推动新拾安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30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引导养殖户稳定小畜存栏、增加大畜存栏、扩大农区育肥、兼顾特色畜禽发展。

  我们将以农业补链延链为补充,促进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坚持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坚定不移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金沙体育加快促进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疆内外各类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一个产业至少有一个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开发适合哈密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特别是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多环节增值,助力各类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以加工业发展拉动种养业快速提升。到2025年培育年总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年总产值5千万元企业5家,年总产值3千万元企业10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积极推出具备本地特色的哈密瓜系列产品、风味发酵驼乳、冻干水果等农加工产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产销衔接,稳定拓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各类经营主体间的供销关系、契约关系和资本联结关系,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金沙体育进一步深化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建设内地市场农产品分仓,稳步扩大哈密特色农产品在内地大中城市销售规模。借助河南对口援哈优势,持续实施好“十城百店”工程,加快在河南省的哈密农产品公共分拨中心(陆仓)、直销店、超市专柜建设,形成长期稳定的营销平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帮扶下,我们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两大任务,突出抓好防止返贫致贫、项目建设、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农村居民“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全面巩固,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稳岗就业成效明显,乡村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农村群众主体意识持续增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人口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6%,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10.1%。

  一是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将防止返贫工作作为底线任务,坚持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未贫先防、突贫速扶、常态清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定期对全市农业户籍家庭开展摸排,对有返贫风险的群体及时实施精准帮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全市累计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03户369人,累计消除风险57户224人,46户145人需持续帮扶,实现“识别纳入、动态帮扶、风险消除”闭环管理。市级财政投入53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就业帮扶、产业发展、兜底保障,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全市未发生返贫致贫现象。

  二是持续加大帮扶力度,保持政策整体稳定。细化过渡时期各项帮扶政策,出台年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企业帮扶村(社区)、消费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和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文件,安排部署各项帮扶工作。全市207家单位参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帮带建强基层组织。各级部门单位、干部常态化开展定点帮扶和结对帮扶,市县乡村四级干部结对脱贫户帮扶全覆盖。持续深化消费帮扶,各级定点部门单位、结对帮扶干部、群团组织、民营企业社会力量、援疆帮扶、电商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6000余万元,扶贫产品销售金额1.1亿元。通过河南援疆郑州地铁“哈密号”实现郑州市民扫码购买哈密旅游、农特产品超过6800万元。通过互联网,电商直播带货、“云端卖瓜”等线上线下网上直播方式,实现农产品“云上销”销售额8000万元。198家企业(商协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探索村企合作机制,依托自身优势,开展就业扶持、消费帮扶、公益活动,扎实推动帮扶村(社区)经济发展。

  三是用好财政衔接资金,加强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作用,加快衔接资金支出,推动项目早实施、早落地、早见效。2022年到位中央、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879亿元,实施项目126个,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我们在积极打造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上进一步下功夫,2022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进一步推动配套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新旺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的进展。

  四是持续推动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载体途径、加大力度,做好就地就近有序转移就业工作。持续优化就业结构和就业服务,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2年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率97.6%。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增长193%,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稳中有升。

  一是持续夯实产业基础,不断激发发展潜力。依托展会平台,持续打造哈密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哈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全疆率先推出“美丽哈密·乡村振兴百村行”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直播29期,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利用农村人文资源和农业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逐步构建“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新格局,实现旅游接待游客67.12万人次、旅游收入9300万元。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良好的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点。坚决严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序推进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立棉花、小麦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个,规模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施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2%,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6%。强化生态建设保护。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金沙体育新建农村户厕1547座、整改户厕931座。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75%,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三是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维护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建强基层党组织。选派国家公职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等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市高中以上学历的村党组织书记达92.4%,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引进乡村振兴急需现代农业、农村治理、乡村旅游等专业人才。开展乡村两级干部人才乡村振兴能力培训。农业技术人员采取包村联户、巡回服务、定点服务、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受益农民2.5万人次,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开展各类宣讲3.46万余场次,受益群众77.7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63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余人次。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建成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个,乡镇(街道、场、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站4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243个,实现城乡全覆盖。持续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64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47乡镇(街道)、215村(社区)村居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推动98%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村居内成功化解。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全市162个行政村推广运用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一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做好收入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围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帮扶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自然灾害风险健全防范措施,加强应对各种风险隐患的能力。

  二是全力做好帮扶工作。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打出政策组合拳,加快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实施促进农民大幅增收专项行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落实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措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深化对口援疆、定点帮扶、区内协作和社会帮扶,持续开展消费帮扶行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是积极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稳住务工就业规模,确保脱贫群众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升。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开发各类企业岗位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多种方式促进稳岗就业。持续实施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促进实现就业。推动帮扶车间和乡村公益性岗位数量稳中有升、吸纳就业人数稳中有升。

  四是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有序推动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有需求的村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水电路和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成果,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提升。

  五是加强示范创建和改进乡村治理。抓好示范县、示范乡镇、14个重点示范村建设,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的,干净、和美、宜居、幸福的乡村示范典型。深入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方式,扩大积分制覆盖范围,引导更多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感谢发言人的情况介绍,接下来,欢迎现场的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记者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我们了解到品牌是农业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核心标志,请介绍一下关于农业品牌建设都有那些保障措施?

  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浩:近年来,我们在品牌打造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完善支持政策,激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树立品牌意识,依法开展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支持品牌企业跨区域整合,发挥援哈优势,鼓励和引导援哈省市企业到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农产品。加大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培育力度,推动地理标志产品规范管理,提升哈密农产品品牌内在品质。加快构建品牌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等渠道,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创新方式,抓好品牌文化宣传,打响哈密农产品“绿色、生态、有机”品牌声誉。

  目前,全市有“新雅”“新疆王液”“新哈”“蒲类草原”“中驼”等90余个涉农产品注册商标,打造新疆好产品区域公共品牌2个、产品品牌5个。同时,我们持续实施以哈密瓜、哈密大枣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品牌战略,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全市在有效期范围内的“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8家、产品41个,创建绿色食品品牌26个、有机农产品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相应会带动农村新产业发展,这对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形成了哪些积极影响?

  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浩:我市形成了以新雅酒业、新哈果品为主的林果加工产业链;以康泰纺织、锦渝棉业为龙头的棉花加工产业链;以健坤牧业、新拾安生猪养殖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产业链;以中驼生物、金沙体育花麒乳业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产业链;以建营康城为龙头主食加工产业链;以新疆东疆春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流通产业链;以瑞农科技、雅园酒庄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4家,吸纳稳定就业2800余人;正常运行合作社341家,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积极引导农民工依托农业产业开展就地就近就业,全年累计推送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新增用工岗位985个。“三秋”期间,市域内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短期就业农牧民1.4万人次,实现增收1400余万元。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底线任务,哈密市在防止返贫致贫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是如何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的?

  目前,哈密市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采取的帮扶措施主要有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沙体育金融帮扶、公益岗位帮扶、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健康帮扶,义务教育保障、教育帮扶、综合保障、社会帮扶、搬迁、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14项帮扶措施。

  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精准研判、分类施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促进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

  我们以县为单位建立了乡村振兴项目库,2022年入库项目240个,实施项目126个。项目库主要发挥了四个作用:

  一是发挥项目库建设落实落地作用,2022年实施项目均为入库项目,确保规划编制真实可行,乡镇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主体,相关行业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服务项目库建设,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是发挥项目库编制严、实、细的作用,确保项目库项目严格程序做细做实。坚持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定的项目编报机制,严格执行“三公示、一公告”制度,建立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制度,做到项目公开透明、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三是发挥项目库痕迹管理作用,确保做实县乡村项目库建设工作台账,做到资料收集齐全、完备、管理真实。

  四是发挥项目库数据化支撑。项目库从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入库、年度项目计划、建设情况、竣工决算、绩效评价、后期运营管护等各环节都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了项目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并降低了管理成本。

  感谢各位发言人!感谢现场的记者朋友们!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请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会做好协调服务。同时,我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紧盯哈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讲好全市勠力同心谋发展、惠民生、暖人心的生动故事,进一步凝聚团结奋进,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