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体育时政新闻十篇

发布时间:2023-05-04 17:45:08 人气: 作者:小编

  金沙体育3年前,呼伦贝尔电视台开办了一档新闻节目――《身边新闻》。3年来,作为以时政新闻为主的《呼伦贝尔新闻》和作为以民生新闻为主的《身边新闻》,经常在呼伦贝尔市各种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不期而遇”,两个栏目各展所能,在报道上的相得益彰不仅丰富了新闻内容,也为这两个栏目如何创新节目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以2009年的呼伦贝尔市“两会”为例,作为《呼伦贝尔新闻》在确保当天的会议内容必须当天播发外,还要力争达到报道的内容更丰富,参与更广泛,形式更活泼,情感更贴近,以报道的创新,理念的创新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报道过程中,《呼伦贝尔新闻》除了延续历年来效果明显的传统报道方式外,又增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报道方式,首次开设了一系列具有“人文视角”的小专栏:《梁郑视点》、《我在履职》、《“两会”连着老百姓》、《数字2009》和《2010年看点》等,这些板块从民生的角度,以清新、自然、重视贴近性的报道方式,为“两会”报道增添了活力,体现了“政治议题平民化,理性主题感性化”,从而凸显了时政新闻的民生贴近性。而在“两会”期间《身边新闻》推出的《身边记者跑“两会”》,邀市民一起走进会场关注“两会”,这在以往“两会”的宣传报道中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创举。通过市民的所看、所听、所感,更直观地让全市人民对“两会”有了全新的认识,以独有的“两会”民生新闻理念诠释“记者眼中的”“两会”,并精心策划了市领导为录制节目的背景板签名这样一个有亮点的环节。更值得一提的是推出了学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由专家来解读报告更系统、更权威、更具看点,体现了民生新闻在主流化报道上的独到之处。

  创新是报道方式,对于时政新闻来说尤为重要。时政新闻由于其所承载的宣传价值,同时也附着有其他新闻样式所缺乏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如何将这一优势转化为竞争力?近年来,《呼伦贝尔新闻》在保证真实、准确、及时的前提下,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尝试在时政新闻中融入民生新闻的元素,借鉴民生新闻灵活的表现手法,时政新闻报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大众百姓,以群众的新闻诉求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既保持了它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这一原本的使命,同时也关注了社会、关注了民生。

  作为呼伦贝尔市直属电视媒体的唯一一档汉语时政新闻《呼伦贝尔新闻》,它的基本定位是:要闻总汇、资讯平台;内容定位是:强时效推出时事报道,大纵深洞悉经济波澜,多角度展现百姓生活,全方位引领新闻视线。《呼伦贝尔新闻》在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节庆、重点工程等方面的报道中,坚持策划先行,舆论造势。比如,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呼伦贝尔新闻》经过精心策划,推出了《我与共和国同龄》大型主题报道,联合13个旗市区记者站深入一线采访有代表性的共和国同龄人,用新闻当事人和亲历者的讲述,用采访者的眼光和笔触,来展现呼伦贝尔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像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新闻部每年都要策划。去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呼伦贝尔新闻》在日常报道中,共推出40多个大大小小的主题策划,其中《五区建设》、《迎盛会(下转27页)看发展》、《迎盛会看文明》、《我随书记去调研》、《小城新貌》、《大地之花》等自采内容已经成为受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宣传品牌。

  如果是一般的会议或者部门会议,《呼伦贝尔新闻》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合并报道,将几条会议精炼出最主要的内容,组合成一组,提炼主题后播发;二是将会议核心内容外延,提炼出这个会议中老百姓最关注的信息,跳出会议,另外采访播发。这样的结果就是可看性增强了。

  1.树立时政“大新闻”意识,打造主流新闻所谓时政“大新闻意识”就是除了报道相对正式的时政新闻之外,寻找一些与该时政新闻有关的衍生新闻。这些新闻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时政新闻在同时段播出,能够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从而提高新闻的影响力。优秀的新闻记者,会从中找出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话题,如公共设施建设、绿化建设、旧城区改造等。这样就能把新闻通稿变成老百姓热议的话题,从而推动时政新闻主流地位的建立。其次,时政“大新闻”的建立还需要依靠记者的采访。在我国的时政新闻中,记者和新闻机构的官员一对一的访问很少出现。这就需要从采访形式上改进时政新闻的报道,创造行政官员与媒体人直接接触的机会,曾加记者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这既能体现媒体的调查报道能力,又能增加时政新闻的人情味,从而获得受众的心理认可。

  2.采访报道要转变思维方式新闻媒体人在采访时,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领导者身上,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关心的、关注的问题上。记者在报道时应以平民化的视角看待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高质量新闻。首先,报道时政新闻的思维方式应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和发散型。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理清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出其本质规律,正确、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其次,时政新闻的报道应从静态的形势中找到矛盾的切入点。在报道时,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新闻事件,找出各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内容,做出更深层次的剖析,使读者对于新闻的了解更加客观、全面。最后,抓住新闻报道的要点。就人民群众而言,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因此,时政新闻的重点方向应是政府出台了那些惠民政策,政府部门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哪些问题、办了那些实事,领导人和人民群众有哪些亲密接触等等。

  3.时政新闻在内容上要有所创新首先,时政新闻写的要有故事性。当前,时政新闻写的太过生硬,可读性比较差,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时政新闻受自身特性的限制,不能像其他类型的新闻那样以讲故事为主线,但新闻事件总有一个符合百姓需求的切入点,一则好新闻同时也是一个好故事。所以,新闻媒体人应注意新闻事件的“故事性”,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挖掘事件的冲突和矛盾,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如《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这篇新闻报道,通过和村民进行谈话对话,了解到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立即给出解决办法,帮农民工追回了工资。这种故事性的新闻描述,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其次,时政新闻报道要善于抓住细节描写。实践证明,成功的时政新闻,都比较关注细节描写。通过对某一细节进行着重描写,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2008年汶川地震废墟中孩子紧握铅笔的细节,第1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海拔4161米:总理和我们合影》中“照相”的细节等,这些都是以细节描写而出彩的新闻佳作。最后,时政新闻用语可以口语化。新闻记者在写稿件时,要避免语言的僵化,不要局限于会议或者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可以采用老百姓乐于接受的口语词汇,尽量少用大话、套话,从而增加文章的活泼性、生动性,弱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

  4.时政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新时期,新闻受众不再仅仅是新闻媒介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而是新闻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新闻宣传效果的检验者。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新闻报道的中心应是普通老百姓关心的利益问题,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以荣获第17届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为例,文章记录了四个连吃饭都困难的农民工依然为欠薪老板看守物资的故事。该报道选择中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工为主角,充分展现了农民工的朴实厚道的品质。这篇报道传达的正是时政新闻为老百姓服务的传播理念。

  时政新闻一般分为政府会议新闻、领导接见新闻、领导考察调研新闻三种类型,除领导考察新闻属于室外活动拍摄外,其他两类新闻都是室内拍摄的新闻。这就容易让观众形成时政新闻画面单调呆板无趣的印象。那么,如何拍摄好时政新闻,使后期编辑有料、画面鲜活呢?

  在拍摄时政新闻前首先要了解信息。任何一条时政新闻线索都有相对明确的信息,例如会议时间、地点、人物、流程等,摄像记者应当在接到任务时主动与采编记者联系,询问新闻的相关信息,并就现场情况和拍摄想法与采编记者充分沟通,为拍摄更多鲜活、生动的新闻画面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是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对摄像记者来说,设备就是其战斗的武器。1998年湖南发生重大洪灾时,某电视台的年轻记者和年轻摄像临时接到任务,他们没有抗洪报道的经验,有经验的记者也早就奔赴其他抗洪现场,没人告诉他们应该注意什么,结果他们穿着皮鞋和运动鞋就冲到了望城区湘江段抗洪现场。当时武警官兵正在用沙袋垒堤坝拦水,江堤上到处都是20厘米左右的泥坑,他们在抗洪报道现场寸步难行,后期又因电池耗尽四处找人借电池,但因为各台设备不统一,而该电视台的设备又比省内其他频道先进,最后只得叫司机返回台里取电池,自己则跑到县城买雨鞋,这一个来回就错过了两个小时的抗洪精彩现场。所以设备的准备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

  在进行前期准备时,首先摄像记者要根据与采编记者的沟通情况,列出所需要的设备情况,如摄像机、话筒、电池、备用话筒、脚架等现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并通知采编记者携带录像带的具体种类、型号和数量。

  非突发新闻情况下,摄像记者应当提前几天向台里技术部申报设备,以保障拍摄当天所需型号设备完整无缺,因为一个频道会有很多记者外出拍摄,非特殊情况,设备的领用是按申报批准顺序领用的,一旦所需设备被领用完,将无法满足自己的拍摄构想。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摄像记者则需迅速判断需要的设备型号和数量,询问采编记者所配备设备数量是否充足,并提醒采编记者携带足够数量的录像带。

  一般摄像记者的设备领用会提前1-2个小时,为在技术部现场的设备检查和替换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设备领用时,摄像记者应当现场对每一件设备进行试用,确保设备正常、符合技术需求。

  再有就是对拍摄现场的布置和安排。对于室外拍摄的时政新闻,如抗洪现场报道、领导考察等室外新闻,拍摄现场的布置难度非常大,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布置,新闻画面的拍摄基本上需要依赖摄像记者的室外拍摄技巧。对于会议新闻、领导会见等室内新闻拍摄就需要摄像记者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排和布置,这需要采访小组提前30分钟到一个小时抵达现场,为拍摄现场的布置和安排预留出足够时间。

  首先抢机位。这是摄像记者常见的情况,一般时政新闻现场只有抢到好的机位才能拍摄出满意的镜头,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拍摄,摄像记者的机位意识要深植脑海。所以,提前到达时政新闻拍摄现场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最好的机位,用摄像机脚架占据它,并用摄像机观察拍摄镜头,反复运用推拉摇移测试现场的摆设、光线等拍摄情况。同时摄像记者还要在室内走动多个点位,用两手食指和拇指交叉组成摄像机镜头框,在各个点位目测拍摄范围和情况,并记下最好的几个点位,为际时迅速拍摄做好预备工作。

  其次是光线调整。很多室内新闻会、领导接见等活动的组织和安排者,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或疏于考虑而导致室内光线不符合拍摄要求,太暗或者光源散乱都会对拍摄的新闻画面产生不良效果,这需要摄像记者有一定的手段和技巧进行处理,而且这种处理必须借助设备,所以需要摄像记者提前准备。例如,我参加在长沙召开的全国糖酒会的新闻拍摄,因为有省部级领导视察,也有人物采访镜头,所以采访组提前一小时进入现场。在现场我发现数百个展位为了突出自己,采用了不同色系的色燈和特效灯光,整个现场的色系和色温都非常混乱。如果不做任何调整和布置,估计拍摄出来的领导镜头,脸上肯定是明暗不同、红绿分布,使得领导跟拍和采访画面在后期编辑时根本无法使用。我根据现场拍摄模拟情况,找到几个比较容易调整的特殊展位,请求他们配合关掉了几盏杂色灯,作为领导拍摄和采访的场地,另外还安装上机头灯,现场调试色温值,分别在本上记录几个展位和拍摄点的机头灯色温值,后期拍摄顺畅,采编记者非常满意。

  最后是调整现场摆设。室内拍摄的会议新闻、领导接见新闻、领导视察新闻都可能会碰到现场障碍物太多而找不到好机位的情况,所以采访组提前进场十分必要,提前进场就可以根据预拍摄的情况对现场摆设进行微调或局部调整。例如,会议新闻现场的座椅、领导发言话筒、水杯、矿泉水瓶、花篮等物品的摆设不能影响拍摄画面的整体美观,更不能在画面中喧宾夺主,如果这些会议物品的摆放过高,在拍摄对象坐下时,还可能会遮挡拍摄对象的面部、颈部、胸部等部位,造成拍摄画面零碎、中心不突出的情况,也会严重地破坏主体画面的表现力;一般摄像记者会先调整机位高度,然后去调整现场的物品摆设。现场拍摄技巧

  虽然时政新闻的拍摄有很多共性,但不同类型时政新闻的拍摄也有不同的现场技巧。

  在拍摄会议新闻时,首先要进行中心点的拍摄,因为会议新闻对画面的稳定性非常重视,所以携带脚架进行拍摄是必须遵守的原则,而且脚架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占位。在会议画面拍摄过程中,充分利用脚架的稳定优势先拍主席台全景、中景、远景以及左右两侧小全景的镜头,然后拍摄讲话领导镜头,每个讲线秒。

  中心点的拍摄是重要领导讲话必须拍摄的镜头,而且需要保证每个讲话人两组或以上的镜头画面,作为摄像记者即使在移动拍摄中,也要在一边拍画面一边录同期声的同时注意保持与采编记者的视觉交流。实际拍摄中,采编记者在拿到新闻通稿后,会画出领导讲话中的重要信息,并需要摄像记者拍摄领导讲话的同期声,在领导讲话快要到达画线部分时,采编记者会提醒正在移动拍摄的摄像记者回到中心点的位置,拍摄领导讲话的重要同期和同步画面。所以,摄像记者在移动拍摄时要每间隔1-2分钟与采编记者视觉沟通一次。

  其次要注意画面多样性,多拍鲜活生动的特写画面。单纯从画面上看会议现场确实比较枯燥,就是一排领导在主席台,一群听众在下面。所以,会议新闻需要镜头的鲜活和生动。如何做到会议新闻的画面鲜活呢?摄像记者一方面要做到拍摄画面的多样性,多拍具有代表性的固定镜头、推拉摇移镜头、领导特写镜头等;另一方面,摄像记者还要注意抓拍会议现场细节,特别是现场听众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和学习状态。例如,在一次省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拍摄中,采访组中的摄像记者是一位心思十分细腻的人,在完成上述常规新闻画面拍摄时,还抓拍到一名地市参会代表在现场认真听讲、做笔记和思考的画面,他脸部表情的变化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灵性。

  领导会见类的新闻是按照谁来了、谁接见了、谈话内容、谁坐陪的标准流程来报道的。因为这类新闻具有室内和室外组合镜头,所以会出现光线不同等多种问题。

  首先,摄像记者需要提前了解是否有接机等室外镜头拍摄,如果有,需要对摄像机进行调白,然后根据接见室内现场光线、当天室外光线情况利用遮光板等不同道具,確保室内和室外的新闻画面光线不会有明显的视觉差距。然后确定采编记者的报道思路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还是按照事件重要节点进行,为遵循新闻无剪接拍摄原则,摄像记者要根据本条新闻的时长进行单个镜头拍摄时间分割,然后要随时知道累计拍摄时间长短,一般只要比新闻报道时长多拍摄20-60秒的镜头即可。

  其次,要提前进场抢占中间机位。接见类新闻允许拍摄的时间都是有限制的,一般是2-3分钟,这就对摄像记者的拍摄技巧和灵活性要求更高。这类新闻会有几个标志性的镜头,如机场接机、双方握手、坐下洽谈、我方讲对方听等镜头,这几种新闻画面的拍摄对机位要求很高,按照接见类新闻画面的拍摄要求,我方领导的镜头是需要相对正面,因为双方握手时习惯性地会对中间机位进行表情释放和动作,如果无法抢占到中间机位,则意味着拍摄出来的画面会有所欠缺,无法表现出双方的底蕴气质。如果慢人一步没有抢到主机位,就只能盯着主机位的新闻单位记者和摄像,请求他们帮助传送几个核心画面。

  如果时间非常紧迫,可采用摇拍方式,从一个固定点(可以是一个人物,也可以是一排人物)开始拍摄2-3秒,然后保持匀速摇拍到一个正面的大景,这样拍摄画面中特写、中景、远景都有了。

  领导考察类新闻的拍摄无非两个场景,一个是室内一个是室外。在拍摄领导考察的新闻前,拍摄记者一定要弄清楚领导考察线路,并携带相应拍摄设备,一般只要不出现领导坐下来谈话的画面,可以不用携带脚架,全靠摄像记者的拍摄功底。如果不用脚架,摄像在拍摄时要保持呼吸平稳、心跳匀速平静,以防止出现画面抖动的情况。

  拍摄过程中首先要拍摄足够多的领导镜头,如领导工作认真、作风务实的画面,领导与基层领导、基层群众调研的画面,拍摄过程中,摄像记者要坚持机子不下肩,随时开机拍的状态,重点抓拍领导鲜活或个性的动作体现,例如拍摄春节下基层调研时,坐炕上与牧民交谈、喝奶茶等生活细节画面。通过摄像记者的画面拍摄,向广大电视观众展现亲民、认真等人物特点,不能只按规定拍摄生硬和公式化的画面。

  央视对此类新闻的拍摄,一般会采用2-3台甚至更多的摄像机,多台机器分工合作,这样就可以充分捕捉到领导的鲜活镜头。

  其次,要注意现场同期声的录制和空镜头的拍摄。一般摄像记者在跟拍时会全程录音,但是因为室外新闻现场情况复杂,声音杂乱,采访组会准备专业的吊麦进行现场特定方位的同期声收录,这样就能将现场其他非主要同期音和主要同期音分开录制,确保现场同期声真实、清晰。

  时政新闻是高中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一,通过时政新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国家大事的习惯,能让学生意识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现在很多青少年不是关心国家大事,而是关注流量明星小鲜肉,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政治生活与自己无关。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当代高中生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最新政策,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学生关注国内国外热点新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认识到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认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学生播报时政新闻,能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增加学生自信心,让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发挥,真正成为课堂小主人。每节课的时政新闻小主播播报完新闻,针对所选新闻,要以命题人的视角进行命题,抛出问题后其他学生进行及时回答。这使得时政新闻与教材理论知识相结合,与主观题命题相结合,使得教材、试题、新闻三者得以融会贯通。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教材知识,从而更好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又能慢慢形成更强的审题能力,揣摩命题人的设问,最终培养学生的主观题答题能力金沙体育。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搜集新闻,在新课前向学生播报的方式,优点在于可以把控课堂,有针对性选择和课本知识有关的新闻,教师能在预设中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所有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发展,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处理教学重难点。但这种教师播报时政新闻的传统方式的缺点就是没有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进来,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提倡由学生搜集时政新闻、播报时政新闻。教师把搜集新闻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按小组轮流提前准备,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由小组两个成员担任新闻主播进行播报,并选择一个新闻结合四本政治教材的任意知识点进行命题设问。教师和其他学生负责仔细倾听,对其点评。学生踊跃回答小主播抛出的问题,对小主播分析不到位的情况,教师及时点评。播报环节结束后,教师选用其中的某个新闻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整个流程要顺利进行,就需要教师要把学生搜集时政新闻的能力、设置问题的能力培养好。教学建议是第一小组的学生在搜集过程中,可邀请教师参与进来,进行选材的取舍、问题的设置。小组在课上播报后,其他小组以此为参照,小组成员合作为主进行时政新闻的搜集、播报、命题。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各种新闻铺天盖地,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我们面前,有价值和无价值的混杂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怎样才能让学生搜集到适合课堂的新闻?毋庸置疑,时政新闻的选择应该在当下最热点的新闻中选择,培养学生科学选择时政新闻的能力,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新闻的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带有正能量。第二,新闻所强调的观点与高中生价值观的培养相关。第三,新闻与四本政治教材知识点有联系,以便更好地为教材知识点服务。对学生进行搜集时政素材能力培养必须把这三个原则贯穿进去,才能更加高效,节约学生的时间。为了学生更加有效利用好大众传媒,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新闻周刊》《新闻1+1》以及关注央视新闻、紫光阁、中国新闻网等官方微博,这类新闻素材更加具有正能量的导向性,也更加热点化。比如《新闻周刊》不仅仅概括一周热点新闻,还能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以正确的视角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情况下,是不错的搜集渠道。《新闻1+1》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学生观看容易培养对新闻的概括、点评能力。微博新闻的特点是简约、时效性强,及时更新最近、最快的新闻热点,既概括该热点新闻的核心,又有正能量引导评价,篇幅长短恰好符合课前5分钟的时间。为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每周对小组进行评选,选出本周最佳新闻小主播。把最佳小主播的播报新闻风采照片展示出来,以“我是小主播,我爱政治课”作为活动主题。必要的仪式感还是需要的,教师对其进行创新性奖励。比如对最佳小主播奖励的是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格格书签等。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课堂的快乐,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从织微博到发微信,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异军突起的新媒体己经从影响个人生活到推动信息传播。新媒体的“攻城略地”,并非“融合”“整合”两个词能概括,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程度可谓是“颠覆”和“重建”。传统媒体要如何自保7严肃、刻板的时政类新闻出路在何方7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以新闻立足的地方台媒体都在探索新的途径融入这场来势汹汹的媒体变革大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更新,与之相匹配的各种热门的新媒体开始渐次活跃起来,博客、播客、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客户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今年1月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8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也达到6.20亿,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更是突破50%,互联网已经以各种姿态悄然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面对着新媒体的来势汹汹,传统媒体也遭遇了断崖式的发展局面,求新、求变、求生存势在必行。2014年10月,营口新闻微信平台正式上线,引起微友粉丝的广泛关注。作为官方媒体微信平台,营口新闻微信有着自己的功能定位,不跟风、不媚俗,除每天推送本地新闻、政策热点外,还推送一些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话题,微友互动活跃。上线一个月,平台关注量突破万人,点击量数十万次。不仅提升了《营口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也拉近了时政新闻和观众的距离。营口新闻开通微信平台并非是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追新潮,或是盲目盲从地开通新的传播路径后弃置不用,最终目的是契合新媒体的发展,打造受大众欢迎又不失新闻规律的“新产品”金沙体育。因为这个时代的读者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知识素养和新闻敏感性,他们对信息具有很强的鉴别力,你是真的想给他提供阅读价值,还是纯粹搞推广,他们一眼就能看清。微友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语言的组织上如何拿捏7媒体观点和功能如何体现?如何提升人气?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结果必然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导致新媒体内容无传播力,粉丝也成了“僵尸粉”金沙体育。

  地方台时政新闻栏目开通微信平台,既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融合,又契合媒体的时代要求。进入物联网时代,网络实现全覆盖,微信以其草根性、及时性、共享性等特点迅速占领了信息市场。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人人都可以是消息源,在微信的世界里,人们尽情享受着网络的便捷,微信似乎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每一种媒体技术的出现都会深刻改变着世界。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传统媒体的市场用户已经逐渐迈入老龄化,譬如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介,他们的受众大多年龄50岁往上,而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则毫不意外地垄断了大部分的受众市场,从学生到农民再到白领,他们所获取信息的渠道基本都依赖互联网,新媒体的勃兴己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威胁。

  事实上,受众转移到新媒体环境中,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好事。因为,他们在接触新媒体的过程中,碎片式的阅读、真假难辨的信息、良莠不齐的内容,让受众不胜其扰。这些弊端,作为新媒体的运营者该如何避免呢?

  新闻,贵在一个“新”字。这是新闻时效性的具体要求。自从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报道时效上的滞后,让新闻的及时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从传统媒体的日报变成了“分报”“秒报”。尤其是近些年,所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都是由新媒体率先爆出,然后由此引发的舆论热点会在互联网上蔓延。因此,“时效”二字成为各类新媒体平台争夺用户市场的主打牌。然而时效同时也是媒体的一把双刃剑,如果单纯重视新闻的时效性而忽视其内容本身的真实性,这样的媒体也不会走很远。

  2015年10月27日,歌唱家于文华在微博自媒体平台了一条关于国内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闫肃老师逝世的消息,一时间,无数粉丝转发该条微博,甚至一些官方媒体客户端也随机推送有关“闫肃老师去世”“缅怀追忆闫肃老师”的相关信息,然而诸多媒体人马上就意识到,各大新闻的相关报道,信息源皆是一句简单的“据歌唱家于文华”,事情很快发生反转。随后闫肃老师的亲人以及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各大媒体出来辟谣,于文华本人也赶紧删掉这条信息有误的微博,并向闫肃老师及其家人表示歉意。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一条不真实的新闻可以在全国媒体引发集体乌龙,盲目跟风导致后果很严重,微友很生气。

  网络提供给受众的大多是碎片化的阅读。人们往往只看标题,忽略内容。如果标题打眼,就会赚取很高的点击量。不少媒体人在标题上动起了“脑筋”,即所谓的“标题党”。具有噱头、煽情、媚俗、暴力的标题虽然会吸引大量的眼球,但这些却让标题的内涵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变成投其所好而存在,并不符合媒体的客观性。“标题党”的存在不仅极大助涨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还让媒体公信力大伤元气。

  “两会”报道是我国每年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它不仅伴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发生着变化,更在报道内容、报道角度、报道方式乃至节目的包装制作方面寻求创新与突破。当下媒介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全媒体”时代和“web2.0”的报道方式都在影响着“两会”报道模式,从建国初期的“宣传式”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

  2013央视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整合媒介资源在保持原有品牌栏目如《小撒探会》、《泉灵三问》、《见证履职》、《鲁健观察》的基础上又推出以《夏丹追新闻》为代表的特色节目,做到了全媒体、多角度和零距离。

  新品牌《夏丹追新闻》,由《新闻联播》主播欧阳夏丹围绕会上、会下热议话题和新闻人物,记录热点新闻现场和故事。主持人欧阳夏丹还追访代表、委员做观察性报道。2013年3月1日至3月14日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新闻联播》等节目推出15期节目。

  《两会百科》运用动漫手法生动表现、普及两会基础知识。从2013年3月2日至2013年3月15日《两会百科》随着两会进程的推进在《新闻直播间·聚焦两会》和《新闻联播》等节目中播出10条。

  《数字两会》紧扣两会进程,梳理最新数字,反映表委员构成,两会新风尚、新举措等;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梳理五年发展成就;结合两会报道,进行数字化解读。从2013年3月1日开播到2013年3月16日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和《新闻联播》等栏目播出14条。

  随着信息、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媒介实现了深度融合,全媒体多角度地挖掘新闻成为各大媒体增强传播能力的手段,媒体技术的相互借鉴也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多样。视听作为电视媒介独特的双通道传播资源,无论是现场信息还是虚拟信息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视、听、图、说,动静结合使受众不仅可以获得形象的信息,同时也更乐于接受新闻的内容。对于枯燥的时政新闻报道来说,形象化和可视化的画面信息和声音信息就显得更重要了。

  《两会百科》和《数字两会》就充分运用动画、3D、图表等虚拟信息拓展了画面信息量,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信息。“信息可视化”还体现在一部1分钟左右的报道短片中,使数字可视、可感,内容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是介绍和反映发展成果的精品。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形态的传播方式来满足受众细分的需求是必然趋势,同样多角度解读,用视觉、听觉来满足受众也是媒体的最终的落脚点,起到了“形式为内容增色”的效果。

  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是媒介生态环境不断发展融合的结果,也是资源有效利用和“全媒体”这一崭新传播形态的具体表现。《夏丹追新闻》、《两会百科》和《数字两会》在央视网的平台上开辟了特别板块包括视频集锦、归纳介绍和网友互动。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央视网的内容、节省了央视网在选题策划和人员配置上的成本。同时,新栏目也借助网络的力量进行了推广,更重要的是通过互动搭建一个普通百姓和“两会”沟通的桥梁,一头是普通百姓最关心的民生社会问题,一头是这些问题的决策者、推动者和受影响者(代表委员中的),夏丹带着这些热点话题到大会上去追答案,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网络等新媒体的参与,在推进两会信息传播的同时也促进了言论和信息的双向流动。

  重大时政主题新闻策划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策划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新闻的好坏。往常的新闻报道大多是“信息”找“媒体”,而媒体对信息的传播也仅表现在单纯的宣传式报道中。现在的新闻策划已经相对成熟,在周期性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媒体会根据不同的策划目的,去寻找、选择、加工信息,形成策划先行、采访和制作为信息服务的传播方式,这使得两会报道更具有贴近性和导向性。

  “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是在实践过程中的新闻策划。①《夏丹追新闻》就是提前明确目标和行动方案,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挖掘需要的素材。比如,在《草根代表的民意价值》中就先后“追”了三位分别来自一线的农民工代表和村官代表,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将新代表的履职这一大主题放到具体的人物身上,让报道通过事先的选择更加成熟连贯,使新闻的表现因为人的存在而更加精彩。《两会百科》和《数字两会》也是伴随着大会的进程配合播出使受众了解大会的信息。比如,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时候就适时推出“国家领导人的选举和决定过程”小板块,配合宣传的同时传达了知识,这就是新闻策划在前的体现。新闻策划使新闻的播出更符合时机性,既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也彰显了新闻的诉求。

  新闻传播要体现人文关怀,还要做到有民众意识,将视线更多地投向普通民众,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表达心声的平台,体现社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在央视的“两会”报道中,可以看出随着媒体受众本位的意识增强,电视节目在进行编排的过程中越来越注意将互动性的环节融入进来,开始注意在节目采访过程中收集观众的意见,形成“伴随式”新闻报道,拉近了传受双方距离,媒体和公众形成了一种共谋的心理结构,真正实现了政府与人民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良性互动②。《夏丹追新闻》就是伴随式的采访报道,通过民众的视角来观察代表委员,用百姓关心的话题采访所“追”的代表委员。比如,对钟南山的采访就是人们关心的空气和环境问题,以受众为中心是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出发点。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在其作品《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中首次提出了“电视语态”概念,他提出“要降低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对电视而言,新的叙述方式不仅仅是指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文风,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其特有的语言吸引观众”,“在电视中,每一幅画面,每一句解说,每一个现场声,主持人的衣着、表情、举止,甚至演播室的每一件物品等都表现出新闻语态。”③新闻报道的文风和话语形态就是电视新闻的语态。

  《两会百科》和《数字两会》用网络媒体、年轻群体的表达方式,新潮时尚,甚至连配音都带有鲜明的网络时代个性特点。比如,在介绍“GDP增长7.5%时,就用了形象的比喻,如果2014年经济增长能保持7.5%的增速,那么,就可以解决我国900万以上城镇人口的就业。”口语化、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让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做到了朴实真挚。

  《夏丹追新闻》用镜头语言说话,注重细节的刻画,包括夏丹尝玉米,与刘丽搓手等细节,最后的出镜总结报道都不同于往常的播报,而是用口头的白话,最真实的声音评论一天的采访感受。比如,在采访最后她曾说,“今天的采访我有一个感受啊,那就是现在我们很难通过衣着打扮来判断谁是来自基层的代表,无论是马瑞强、刘丽、还是杨莉,实际上现在基层代表能越来越自信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毫无疑问来自一线基层代表的增加体现了来自高层的基层意识。当然,民众最关注的还是他们的利益诉求能否通过代言人传递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体现在公共决策中。”用口头的语言传达大的主题,这也是新闻语态的发展趋势。

  “两会”是个大的新闻现场,《夏丹追新闻》就是用了新闻的新视角来看两会,而不是关注程序性的东西。“追”有二层含义,一是追人和追问,二是追现场。

  第一是“追”新闻当事人,一般应该是代表委员。不管是高层人士,还是草根人物,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首先都是新闻当事人。两会给媒体提供了一个大的平台,那么多新闻热点中的当事人、决策人或者专家级的人物云集。追的一定是有改革可能性的社会民生热点话题,栏目组做到了切口小,比如说房价是两会热点话题,那关注房产税就可看作是小切口和新颖化的视角。总之要做这个热点话题中最受关注的内容。

  第二是“追”新闻现场。现场是不能把控的,但却最容易碰撞出新闻,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新锐观点,他们之间可能产生的交锋,甚至他们表达社情民意的状态都可能在两会上带来一条好新闻,夏丹就挖掘和记录了全国人大代表朱张金讲食品安全问题时用杯子做实验的细节,使大主题有了具体的切入点。

  新节目注重节目的差异化和信息化。在《夏丹追新闻》中,节目充分释放了名主播的采访优势,而不是把夏丹当“标签”。对于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新闻人物可能不会接受一般记者的采访,但可能接受夏丹的追访,所以节目要把这个优势用足,用她去采访別人釆访不到的人,做到独家,这是新节目最核心的竞争力。名主播的采访优势也构成了节目最大的特色。

  在以融媒为背景的新媒介生态环境下,时政新闻的报道也在不断尝试新的路径。央视的“两会”新闻报道以民生的眼光看时政报道,以民生的视角报道时政,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用“短实新”的故事写真中国力量,这是新时政报道的机遇。

  电视媒体除了在语态、报道内容、报道方式革新外,还应该有新的报道理念。一是使领导人的报道更加转向常态化、生活化,用中立金沙体育、客观、平时规范的新闻语言代替歌功颂德式的通稿语言。二是使政治生活中的常识报道更加形象化、趣味性。三是从对热点时政新闻事件的报道逐步过渡到媒介价值由时效性向解读力的转变。

  未来的时政报道要在资源挖掘上和角度思维的转化上努力,用新的视角、新的观念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②侯洪、胡俐、姚岚,《中国新闻传播格局的新气象》,《现代传播》,2011(5)

  从事时政新闻写作的记者在撰写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多以时间顺序或活动流程来对事件进行报道。对于领导人访问类的时政新闻多按照访问流程进行报道,整篇报道都是事件、地点及讲话内容,缺乏趣味性,报道内容毫无新意。时政新闻都具有严谨的特点,旨在报道准确、规范、真实的新闻内容,很难以生动有趣的报道形式吸引受众的眼球,采用该方式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虽然安全稳妥,却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阅读需求。时政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的面很广。时政新闻报道包含的通常有政治层面的内容,以政治报道为主,对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行综合报道。可以从人们群众谈到国家领导人,国家的工业、农业、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等都能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从生活水平上升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他形式的新闻报道都可以将时政新闻中提到的内容综合起来,将其作为延伸源头,在报道的过程中紧抓时政新闻的要点,从而有效把握政治时事的发展动向。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媒介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民生新闻深受广大人民的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使得时政新闻开始向民生化发展。民生新闻是一种报道市民生活的社会新闻,此类新闻报道的内容贴近人们群众的生活,能够有效拉近领导与市民的关系。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现代化信息传播和发展的需求。例如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每天十八点播出的《直播海南》栏目和海口广播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热带播报》栏目,在整个海南地区的收视效果良好,内容贴近海南人民的生活,其真实感更强,更能吸引当地观众的眼球。这些节目向人们展示的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站在观众的角度向人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受众的认可。要想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就必须在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向老百姓通报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此外,还要在报道的过程中多与社会民众接触,以确保时政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真实的反映出老百姓的疾苦与诉求。报道内容应该以老百姓的生活为切入点,从关注老百姓、服务老百姓的角度对报道进行升华,时政新闻在报道会议、活动等新闻时内容要尽量包含鲜活的人物或故事,使受众身临其境,有效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与此同时,时政新闻报道的表述要做到平民化,并且从民众的阅读心理出发,拟定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在达到思想传达的目的的同时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媒体具有“政治晴雨表”的美誉,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在传达党中央的指导政策方针时生动有趣、直白通俗的表述语言更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老百姓在阅读时政新闻时能够很好地理解当中的深厚情感,拉近国家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思想,让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2008年6月,主席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是指,我国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报道内容的民生化,以平民化的视角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利益放在首位,向其传达党中央的政策、思想和路线,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老百姓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中充分感受到党中央的深情厚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激情,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实现党人们走向幸福美满生活的目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只有通过报道内容的创新,才能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使得时政新闻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时政新闻是大众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受众在接收民生新闻信息的同时,其思维模式、价值观、认识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时政新闻给人一种呆板做作的感觉,只有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人们在党中央的关怀中充分认识并理解国家和政府的指导方针及政策,从而实现国情民意传达的准确性目标。要想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有效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合理可行的途径使得时政新闻的趣味性更强,以平民的角度对时政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在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说空话、大话和官话,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从老百姓的观点和利益出发,用事实说话。

  在进行时政新闻的选题时,应该以老百姓的角度和心理诉求为基础,报道内容应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时政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报道语言的通俗化,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时政新闻的报道应该更注意关注民生、民计。时政新闻的报道应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够全面考察并剖析群众的生活工作状态,让老百姓在接受这些时政新闻的时候不会感觉内容的呆板和做作,让他们感受到党中央的深切关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总结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其内容严谨枯燥,但其特点十分鲜明。对时政新闻进行改革使其民生化,最主要的就是找出时政新闻撰写的破发点,根据其特性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改革,有效实现时政新闻的转型。民生化的时政新闻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其报道形式和语言风格更加简单质朴,必将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换一种表现形式,用通俗的语言或形式把党的方针和政策说“清”、说“白”,在精准传达信息的同时,把枯燥的政治表述转化为通俗生动的表述,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每年商丘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安排好全年要做的各项工作,作为市级电视媒体,商丘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不是单纯地播发政府工作报告,而是通过解读的方式对当地的重大政策进行了分析报道,并开通了《记者跑两会》、《两会直通车》、《百姓看两会》等栏目,通过数字对比、群众见闻、农民心声等等反映一年来商丘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政府发展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的政策是惠及于民。同时,还通过对居民“就业岗位、文化生活和农民收入”等调查,用数字和图表形式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观众一目了然,既听得懂,又深入进去,使枯燥无味的时政新闻变得浅显易懂了。

  要把时政新闻分析透彻、解读到位,对编辑记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记者不但要了解地方政府的政策,了解市里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基本走向,又要涉猎广泛,平时有较丰富的新闻知识积累,同时在开会期间注重多读会议材料,把涉及到民生的数字和新闻要深挖一下,挖深一些。

  不论是中央台还是省台、地市台,时政报道都是媒体发挥喉舌功能、服务党政工作的主要方式。会议报道是时政新闻的重头戏,要想提高时政新闻的收视率,把时政新闻做得好看,做好会议新闻显得尤为重要。会议新闻具有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两个方面,记者应该结合会议本身的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来判断与确立会议新闻的报道价值,尽量通过体现新闻价值来实现其宣传价值。会议召开本身具有宣传目的和政治意义,同时,会议中涉及到的有关党和政府的重大举措等内容,又是人民群众未知、欲知与须知的,因而又具有新闻价值。对于受众来说,会议报道的新闻价值是人们(观众)最关心的东西。所以,挖掘会议中最具新闻价值的东西,才能做出受众爱看的新闻。当然,地市台在报道比较重要的会议新闻时,往往难以避开程序式的对会议新闻本身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会议报道和组合式报道的方法做好会议新闻的报道,将会议新闻做深、做透。可围绕会议主题,分不同内容、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将几条新闻组合起来报道与会议相关的内容。在这些新闻中,既可以报道会议本身的内容,也可以介绍会议召开的背景,还可以阐述会议的指导意义、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等等,这样既体现了会议新闻应有的严谨性,又使会议新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做活会议新闻,还要善于会内新闻会外做,善于发现会议中的新气象、新特点,从会议传递的信息中发现新闻线索,从而做出新的新闻。

  由于时政新闻题材政治性、方向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在理解中央精神、选取当地典型、生动表现新闻三结合上难度较大,加之一些地市台时政报道采编力量薄弱,驾驭难度大,往往生硬地、程序化地去做一些时政报道。笔者认为,作为地市台,在参与重大时政新闻报道时要把那些观众关心的、与本地紧密相关的事件深挖一下,用足够的镜头、大篇幅地报道把这类新闻做好。

  有些地市台时政新闻记者的采访渠道很单一,有的听听会议、采访领导,有的跑跑单位、拿拿文件,写起稿子也很枯燥,擅长用“记者从某单位了解到、据某单位负责人介绍”等生硬的开头。要创新思路写会议、政策类新闻,必须涉及到鲜活的人物或故事,通过现场报道,将人和事物带入新闻。要求尽量以大众视角、第一现场切入主题,通过群众的感受和变化,使得时政报道更具亲和力和贴近性。

  今年5月21号上午,商丘虞城县菜农给商丘电视台打来电话求助,当地有近十万斤花菜滞销。得知消息后,商丘电视台立刻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客户端发出求助信息。面对这种情况,商丘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没有等、看,早谋划,早出手,及时制定了详细的报道计划,并播发了一系列关注菜农销售的系列报道。

  新闻一旦抓住了热点,其报道的内容就会引起政府、读者的高度关注,记者做新闻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当我们首篇报道了菜农产量、销售困境和菜农的忧虑后,一些富有爱心的企业纷纷为菜农收购数十吨蔬菜“尽一份爱心”;有的超市则高价收购菜农的蔬菜进超市低价义卖,许多单位和市民献计献策,帮助菜农推销花菜,随着一条条新闻的播发,迅速在商丘全市形成了购买爱心花菜的热潮。困扰菜农的花菜销售一空,菜农非常高兴,新闻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

  新闻老前辈穆青曾经说过,“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刻透出美味来。”要增强时政报道可读性,记者写稿离不开平民化语言,力求做到新闻标题越直白越好,新闻语言越通俗越好。用口语化的形式进行采访报道,是“三贴近”的一种表现。有些时政报道,群众不喜欢看,不是内容不好,也不是群众不讲政治,而是套话官话多,内容太抽象,篇幅冗长,形式呆板,给人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觉。这种新闻语言往往影响传播效果。如何让时政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生动和充满个性,让读者爱看想看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多用平民化的口语,使稿件的内容和词句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还可以多拉近观众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具有亲近感和现场感。

  时政新闻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从地方电视台诞生的那一天起,时政新闻就如影随形般地产生了。应该说,时政新闻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交流的舆论平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时政新闻就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具体体现。但是,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致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老套,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要保持时政新闻类栏目在电视新闻中的主导地位,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还需要电视人在实践中有效破解权威性与贴近性、宣传主导与收视主导、统一性与个性化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宣传规律、新闻规律、电视规律等方面的诸多矛盾,化解电视时政新闻给人们留下的“文山会海”、“人头展览”、空洞说教等印象。目前时政新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报道不足。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报道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会议新闻多、领导新闻多、民生新闻少;对党政决策、领导行为的内容报道多,而探究其背后的决策过程、施政行为的原因报道少。时下的时政报道存在着总量增长与受众迫切想获知的时政信息严重不足的结构性缺失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地方媒体公信力的维护,更影响到受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等权利的实现。目前,不少新闻人自己也觉得做时政新闻发挥的余地很小,似乎时政新闻就只是党和政府的“传声筒”而已,就应该是专门给官员们看的节目而已,这实际上是进入了一种误区。

  二是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固定并单一。主要表现为活动报道、会议报道、成就报道、典型人物报道、重大节日报道的形式单一、僵化,几乎己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枯燥、乏味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不免使受众产生一种疏离感。

  “呆板、单调、严肃、不鲜活”,这是大多数电视观众对时政新闻的评价。在这些电视观众眼里,这样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而不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这样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会在无形中拉开我们电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不仅使收视率下滑,更重要的是,一些党政方针,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具体决策、措施在宣传贯彻落实中,无法起到电视媒体应有的喉舌作用,从而失去了电视这个主流媒体在舆论导向上应起的作用。那么时政新闻究竟怎么做,怎么才能做好、做活、做的好看呢?

  时政新闻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任何媒体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时政消息都会被安排到突出的显著的位置。电视作为目前的强势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喉舌,几乎每天的新闻头条都是党政一把手的当天活动报道,因此作为电视媒体必须强化时政新闻的重要性,以凸显其权威性。时政活动报道的精彩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的特有手段,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突出领导形象,展现国家方针路线政策。时政活动报道做得好,更能彰显电视时政记者的基本功,同时也可跟社会新闻一样相媲美,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收视率。所以时政活动报道必须遵循画面清晰、稳定的最基本技术要求,记者更要养成严谨、细致、守纪的工作作风。同时时政记者更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平衡意识、纪律意识;业务素质要过硬,编辑速度比非时政记者要快;定期检修设备;要将所处省市的省市领导以及老领导的面孔、职务和排序熟记于心。同时还要有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这样才可以胜任时政记者这一岗位。

  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喉舌”的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及时、客观、全面传达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声音,正因为它的这一定位,办好这一档时政新闻节目并非易事。作为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崇高使命和时代责任的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新闻立台的宣传方针,具体说就是要实现“导好向、服好务、创精品”的目的。

  第一,导好向。舆论导向对于新闻媒体的宣传成效具有“一票决定权”,导向错了,一了百了。这是一个带根本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万万不可忽视。在新闻宣传工作中一定要遵循新闻党性原则和新时期的新闻宣传方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工具”、“阵地”功能,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导向,加强社会舆论导向,加强文明生活导向,弘扬主旋律,巩固主阵地,不断做强主流新闻媒体,以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部崛起的迫切需要。如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经过近半年的准备,推出“激流湘江-聚焦两型社会”特别节目,用两型先导、产经观察、专家访谈、他山之石及试验区数据五个板块全方位表现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工作和变化,每天在《湖南新闻联播》中播出,持续近一个月。湘潭电视台更是在2008年元月就在全省较早推出有关两型社会的系列报道“潮涌湘江”,不但深入介绍了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背景、现状,还派出多路记者到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重庆、武汉等改革试验区采访取经,介绍它们的成功范例。这些及时推出的重点报道都在特定时期很好的把握了媒体正确的导向,为两型社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服好务。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我们新闻媒体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老实增强服务观念,在新闻报道中牢固树立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为四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真正使我们的新闻舆论在体现党和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应当做正确引导舆论的建设性媒体,具体说就是“三个到位”:对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及时宣传到位;对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要详尽解释到位;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要正确引导到位。

  第三,创精品。有没有精品,可以说是有没有实力,有没有生机的代名词。有精品才有市场,才有观众,才有效益,也才有影响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涌现的“湖南电视现象”说明精神产品生产领域同样能够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打造出与湖湘文化大省相匹配的强势媒体与著名品牌,我们要敢于直面并积极投身日趋激烈的竞争,靠自己的精品名牌开拓市场、抢占竞争制高点。如上述提到的湖南卫视推出的“激流湘江-聚焦两型社会”特别节目就是派出精兵强将、花费大量财力重点打造的精品之作,动用直升机航拍,租用大型游船在湘江上拍摄,采取水陆空立体拍摄、空地对接、水陆联动,并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教授现场论述,既能冲击人们的眼球,又能启迪观众的思维。

  第一,寻找政治家眼光与百姓感受的结合点。从事时政新闻的管理者和采编人员可能会对一个问题产生困惑,就是这个节目到底是办给领导看的呢,还是办给老百姓看的呢?时政新闻是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这是信息的发出方,作为信息的有效传播,这就一定要有信息的接收方,那就是我们的电视观众。没有老百姓的接收,那党委政府的声音都将成为空谈,所以,时政新闻既要办给领导看,更要办给老百姓看。领导希望把声音传递给老百姓,老百姓也希望得到官方的指导与引导,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时政新闻是一个地方电视台新闻信息类节目的重中之重,发生在辖区范围内的大事要事,时政新闻应该全部囊括,树立栏目的权威性。同时,在报道写法上,让时政新闻民生化,多从民生的角度来报道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新闻”要放在“计民生”的高度来考虑,努力搭建一座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2006年4月,时任中央、中央委员会书记莅临湘潭,重点考察湘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和纪检监察工作。一行活动很多,在座谈中还谈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如果是全程记录,那报道肯定是记流水账,面面俱到。2006年,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意见最大的问题之一,湘潭市通过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广大老百姓 “看得起病、用得起药、看得上病”,主动破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当即给予充分的肯定。湘潭电视台《时政快报》播出的消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选择从这一角度切入,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情系百姓、关注民生的重大主题,很好地突出了时政新闻的亲民性、为民性。因此,时政新闻素材看似枯燥,但通过民生角度来进行解读,就会培养公众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参与,很好的解决时政新闻冷热不均的状况。

  第二,深度参与大型活动,打造栏目品牌。时政新闻栏目可以充分发挥它在电视新闻类栏目中居于“重中之重”地位的优势,策划组织和深度参与市内的一些大型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现场直播,同时配合直播活动推出大量的报道,这样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一个比较集中的宣传报道兴奋点,形成舆论声势,由此增加栏目的公信度,扩大栏目的社会影响。遇到大型活动,时政新闻栏目可以考虑在活动的现场设立直播室,在时政新闻播出时,把现场直播室的信号切进来,给广大观众以更鲜活的新闻资讯。还要重点投入人力物力,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做好策划性报道。如1998年湖南经视策划的抗洪系列报道“将星闪耀洞庭”、湖南卫视近年策划的“走进大湘西”、“走进大湘南”、“崛起的湘中”、“环行洞庭湖”等报道影响力巨大。2006年,在湘江流域遭受前所未有的镉污染时,湘潭电视台策划的“开辟第二水源”系列报道播出以后,每天收到的电线多条(个),湘潭市人大常委会还为此通过了“关于湘潭市饮用水安全的决议”,市委书记、市长也亲自过问此事。以大胆的策划不断推出大型活动,不断制造兴奋点,形成栏目的持续关注度,这些都能很好地提升了栏目的影响力。

  第三,注重采编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报道方式力求灵活,语言力求生动活泼。在时政新闻的采编中,曾经存在板着脸孔说教的“八股式”文章,到处充斥、领导讲话中的书面语言,与受众的接收格格不入。时政新闻要有好的收视效果,就应当改变过去的模式,具有灵活的报道方式,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拉近新闻与老百姓的距离,使之产生强烈共鸣。2008年2月,国务院总理在湖南现场指挥抗冰救灾工作,当他在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看望安排住宿在这里的滞留乘客时,一位来自湖北的妇女朱新禧激动中竟然没有认出来看望自己的共和国总理,问了一句“你是不是从北京来的”,总理高兴的回答了她,并祝福她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湘潭电视台当晚播出的现场指挥抗冰救灾新闻中就有一条特写让观众记忆深刻,标题就是“你是不是从北京来的”,这条新闻把关心老百姓疾苦的赤子情怀生动的表现出来,新闻角度独特,行文生动活泼,使观众过目不忘,久久回味。

  第四,为了提升新闻联播节目的品位,设立“本台新闻评论员”,开辟“记者手记”、“今日观察”等,让时政新闻更有深度。最近,湖南卫视新闻联播中经常出现的“胡湘平评论”,就使新闻的外延得到扩伸,深度得到加强,收到了电视画面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作为时政新闻栏目组,要培养一批有深度评析能力的记者,每有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政策措施出台,依靠电视评论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使制作精美化,可以把画面黄金分割,文字与画面并重。时政新闻还可借助各种力量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注重节目策划与包装,并与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合作关系,使影响范围尽量扩大。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措施的施行,对每一位民众的切身利益、生活轨迹,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谁还会对此不闻不问呢?时政新闻要走“主流化”的路子,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必须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只有创新,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一般而言,受众选择观看一档电视新闻的参照标准可概括为好看,有用,重要;时政新闻的价值引发读者兴趣以及满足受众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于重要、有用。首先,时政新闻能满足观众对于“大事知情者”这一心理需求,具备重要性。政府公开时政信息,保障人们的知情权,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其次,人们在工作以及生活的决策时,时政新闻产生的影响重大,具备有用性。这里的“有用”指信息具备高层次的服务性,人们将获知时政新闻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如,商人获取某一政治、经济信息是为了发现商机金沙体育、获取经济利益。

  以经济视角进行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既包括对某一个具体的时政新闻从经济角度进行报道,对新闻中与经济相关的信息进行抽取,也包括在某个时政动态事件中记者以宏观的经济视角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新闻背后之经济背景和影响。这种报道方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更为丰富的参考价值以及阅读价值。国外许多媒体的新闻报道,所关注的焦点不在于政局的动态,而是这一政局、政策产生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电视媒体也积极探索对时政新闻进行经济视角报道。

  重大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应当对事件进行全景报道,用独特的新闻视角观察事件,从经济视角报道时政新闻,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服务价值和参考价值。

  首先,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推动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重心。现阶段,党与政府的重要会议、相关领导的活动、外交事件,往往有着含金量很高的经济信息。因此,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记者,要充分了解受众的关心点,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着眼大局,留意党与政府工作的重点及政策的走向,培养新闻敏感度,及时发现和挖掘各类新闻中富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其次,时政新闻要遵循“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加强新闻报道上的服务性。要抓住受众心理,改变报道方式和视角,多报道民众关心的信息,当好政府和群众的桥梁。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媒介作为企业,媒介产品作为商品,越来越趋于追求经济效益。应当利用好时政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主流地位和权威性,改变时政新闻传统的报道方略,挖掘时政新闻的独家视角,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使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近年来,受众本位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依照传播心理学,受众期望值指的是读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去判断媒介满足其需求的概率。根据调查表明,受众对于时政、经济这两类信息的期望值最高。

  电视观众关心的重点在于政治经济新闻能够为他们进行时局变化、市场走向判断提供依据,将他们关注的政治话题与经济动向相结合。这为越来越多时政新闻采取经济视角切入报道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总之,作为电视主流媒体,不仅要重视时政新闻的报道,重要的是要根据读者的需要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深度解读、挖掘。以经济视角为时政新闻的切入点,是这类新闻在采法上的突破与创新,同时符合时代和观众的需要,值得深入研究。

  [1]杨思文:《时政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J].《军事记者》2004年第6期

  [2] 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

  [3]李良荣:《当前中国传媒业新闻改革的若干特点》[J].《采写编》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