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揭秘1: 震惊世界的“819”金沙体育

发布时间:2023-10-03 05:18:39 人气: 作者:小编

  金沙体育》一书,作者以稀有而详实的史料,披露了原苏军在前苏联解体时以及其后一段时期的表现和逐渐衰落的史实,从而揭示政党与军队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因素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本书准确地预测了其后世界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甚至预测到当今的俄乌战争的爆发。这不能不令人感叹作者的睿智和对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开拓。

  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曾说:老是破坏环境,发展核武器,人类将到不了21世纪。

  出自文学家索尔仁尼琴更断言:苏联不久将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搞不好,世界就会毁灭。

  大科学家、大预言家、大思想家不谋而合地恐惧苏联,但是他们没有一个料倒,还没等到世界末日来临,那个超级大国却于1991年底轰然解体了!

  所有的人都盼望着手中的下下签,是个错卦。巨厦坍塌,全球震荡,尘埃落地,举世皆惊。

  原苏军控制的核武器如何处理?是集中控制就地销毁,还是流散多国导致全球核扩散?原苏军将如何动作?是俯首听命还是参与内战?

  阿拉伯海湾尚未风平浪静,亚得里亚海滨酣战正激战正酣,谁敢说原苏军不会大打出手?多国部队控制了70万伊拉克军。可能治得住300万原苏军吗?

  在预测原苏联解体中屡犯错误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此时出言谨慎。盖茨局长1991年12月10日在国会分析道:这个正在解体中的超级大国,过去是一个国家,现在是一个军火库金沙体育。

  这个判断尽管不够具体,却相当形象。原苏联解体以来,原苏军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今天是纳卡火箭炮轰鸣,明天是重型弹道导弹谈判,后天是黑海舰队争夺……。

  预言家们跟不上趟了。日本共同社评论道:关于原苏军的消息就像每天更换的菜谱。

  百年大宴席,谁来用餐?归根结底的人类本性。彼时力不从心的预言家们不得不继续预测原苏军的前途——这个预测几率相当高的课题。

  以保密为特征的原苏军,其过去、现在和将来像重山一样,厚重密实,像洪水一样边际无着,像风暴一样变幻不定。

  然而,人们从不曾减弱对山脉金沙体育、洪水、风暴的兴趣。一名打算及格的预言家必须收集一切能到手的信息。然后来谈一个——原苏军揭秘!

  819事件是原苏联全面而深刻的总体危机的大爆发。人们公认事变的失败,有着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原因。然而,人们也应知晓,军事行动的失败是其关键、直接的原因。

  1991年8月4号,距819半个月之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开始一年一度的休假。戈尔巴乔夫像美国总统一样重视休假。这时显示游刃有余的领袖风度的好镜头。

  1987年夏,他隐没一个半月,居然拿出了一本轰动世界的《改革与新思维》。

  敢于在这个多事之夏休养,是需要一些魄力的。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后,戈尔巴乔夫于3月17日组织苏联历史上首次全民投票。76.4%的公民赞成保留联盟,但是21.7%的反对派能量更大。

  4月24日,戈尔巴乔夫同俄罗斯、乌克兰等九个共和国领导人会晤。要搞个新联盟条约。忙到7月24日,新联盟条约终获各国首肯。

  戈尔巴乔夫又松了一口气,该享受一下大苏联总统的待遇了。他来到了位于苏联南部乌克兰共和国境内,突出于黑海之中的克里米亚半岛休养地。

  克里米亚半岛是苏联的一块宝地。这里曾是鞑靼人的克里米亚汗国。在俄国和土耳其两个大国的争夺下,南投北靠。1783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终于将其并入俄国。从此,俄国有了广阔的西海黑海沿岸。

  1853年,俄军歼灭了土耳其舰队。1854年,英法舰队驶入黑海参战。秋天,英法土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次年攻占俄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1856年签订的《巴黎合约》是俄罗斯军队的耻辱,他们被禁止在黑海拥有海军,克里米亚半岛成了任人宰割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里进行了空前惨烈的克里米亚战争。最后的胜利者是苏联。

  1945年,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会议在这里召开。克里米亚半岛名扬世界。

  强大的黑海舰队控制着黑海。使克里米亚半岛成为和平之地。对于多数领土,居北偏寒的苏联人,克里米亚半岛是温暖的南方,疗养地遍布海滨。

  历届苏联政要都要到这里浴海疗养。高级别墅配有游泳池、快艇、现代化通讯设备,比克里姆林宫还舒服。

  更重要的是,苏联首脑在这里总能体会到世界大国领袖的历史感。从北方到南方,从俄罗斯到乌克兰,甚至东欧,各国首脑每年也要跟随着来此疗养并领教。

  1991年8月18日,戈尔巴乔夫修养的神气十足,明天他将飞往莫斯科,后天将主持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新联盟条约》。他乐意把这个看成自己个人的胜利。

  克里米亚是个疗养的好地方,但戈尔巴乔夫忘了历史的另一面,克里米亚疗养地也是个不祥之地。

  1964年10月,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也来到克里米亚疗养。这一年,他出国访问和在首都之外视察一百三十四天。医生劝他修养。

  精力充沛的赫鲁晓夫在别墅里紧张办公。10月12日,他在别墅用无线电话直接与太空中的宇航员通话。同时,他的同事们却在克里姆林宫密谈地球上的苏联领导人问题。

  10月13日上午,赫鲁晓夫在别墅接见法国客人,有力的声言:真正的政治活动家,总是为自己的政治权力斗争到底的。

  赫鲁晓夫不喜欢由别人安排自己的日程。可这时,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也来劝他了。返回莫斯科,赫鲁晓夫发现自己已经被孤立。特别是自己精选的亲信、国防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也在反对自己。他没有斗争到底,俯首下台了。

  戈尔巴乔夫确信自己的地位比赫鲁晓夫稳固,集党政军最高领导为一身。这连列宁、斯大林都没有做到,更别提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了。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短期执政都没有做到像他这样,随自己的心愿安排所有的重要下属。

  1991年8月18日下午四时。戈尔巴乔夫给总统助理打电话,商量明日的行程。他向西方当代政治家一样重视新闻效应,它将以不可更换、不可替代的形象出现在全球各国的电视屏幕上。他一点儿没有想到,不祥的命运又一次降临在不祥之地。

  1991年8月18日16:49,总统别墅停电。在一般居民家中,这是习以为常之事,但是在国家元首驻地就是严重事故。

  工作人员迅速检查,发现总统对外联络的五部电话,包括机密红机也全部中断,事态严重。

  16:50卫队长通报,有客求见。戈尔巴乔夫恼火了,他从不接见没有事先约定的客人。卫队长声言他必须接受国家安全局长的命令。

  客人们不请自入。他们是国家安全保密局长普列汉诺夫,他掌握着国家领导人的保卫工作。

  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在这个决定国家军事的最高会议中,他代表全苏的军事工业。

  国防部副部长、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这个很少直接接触总统的大将的参与,显然表明苏联军队是客人的后盾。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舍宁,这个没有多大实权的人物,却意味着广阔的政治背景。

  五位客人举止沉稳,言辞有力,仿佛减轻了苏联大总统的分量。戈尔巴乔夫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孤立无援。

  戈尔巴乔夫在黑海洗澡时,莫斯科的政治局势趋向白热化。8月14日,莫斯科新闻公布了将于8月20日签署的《新联盟条约》。

  从紧密的联盟变成松散的联盟。每一个缔约国均为主权国家,可以处理本国一切事物并建立外交关系。

  不肯签约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五国将与新苏联脱离。

  8月16日,苏联军报《红星报》刊登呼吁书:用我们的行动重申列宁关于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武装部队依然是我们伟大国家独立的保证。

  戈尔巴乔夫的亲密战友,前苏共政治局委员雅科夫列夫发表声明:苏共领导脱离党内民主派,正在为社会主义社会抱负和国家政变做准备。

  8月17日,被戈尔巴乔夫选中掌权党政军大权的人们,在这个时候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领袖缺席的情况下,秘密碰头,决议行动。五位来客要求戈尔巴乔夫立即实行紧急状态,扭转国家局势。

  经验丰富的戈尔巴乔夫又一次施展他的政治手腕。他表示同意同事们对形势的分析,也不反对实行紧急状态,但要求由最高苏维埃或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客人们没有多做说服就离去了。这只是他们对戈尔巴乔夫的最后争取,紧急状态预案已经内定,总统不签字也要干了。

  五人飞返莫斯科,直接到克格勃总部,向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柯夫报告。克留奇柯夫立即通知有关领导人到克里姆林宫召开紧急会议。

  紧急状态委员会即刻成立,克留奇柯夫命令普列汉诺夫对巴尔戈尔巴乔夫实行隔离。

  国防部长亚佐夫签署命令,命令苏军立即进入戒备状态,参与实施紧急状态和维护社会秩序。

  8月19日凌晨四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声明,同时,驻守克里米亚半岛的克格勃精锐部队塞瓦斯托波尔团迅速行动,包围了罗斯福镇的总统别墅,禁止人员出入,切断对外电讯联系。两辆长长的牵引车横断了别利别克机场的跑道,停放在这里的两架总统专机无法起飞了。

  06:05,早起的苏联公民听到了塔斯社播发的声明,他们得知:由于健康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总统权力已经移交给苏联副总统。1991年8月19日4时起,在苏联的某些地方实行为期六个月的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由代总统、总理、国防部长、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内务部长、工业联合会主席、农民联合会主席组成。

  10月13日,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也是因将原因而去职。中国诗人赵朴初为他添了一首曲,有这样一句:“伙伴演出了逼宫戏……”。

  27年后,逼宫戏重演。全世界又一次看到强大的苏联国家机器在自己认为必要之时,敢于强行更换自己的最高。

  8月19日上午九时,莫斯科市民惊奇地发现,与上班的小轿车对并行的还有隆隆作响的坦克车队。第106空降师、第二坦克师、第二摩托化步兵师等功勋卓著的近卫军和一个内卫师、八个营特种部队及部分克格勃部队共计10万余人,浩浩荡荡开进苏联首都。

  与此同时,近200辆坦克和装甲车向苏联东部的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挺进。波罗的海三国的苏军动作很快。三国首都的政府大厦、电视台、党委大楼等重要建筑已被苏军占领或封闭,长长的装甲车队从驻军兵营驶出。

  坦克开得很慢,成员从炮塔中伸出头来,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美丽的市容。市民们像欣赏阅兵式一样,与壮观的坦克长队共处。孩童们惊喜地大声欢呼。

  慈祥的老妇人直指莫斯科最高的地势。一个年轻人插上来问,你们来干什么?旅游有乘坦克车的吗?

  岂止基层部队不知情,苏军最高领导机关总参谋部也毫无准备。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都在外地度假,8月19日才接到实行紧急状态的通知,匆匆赶回莫斯科。

  直接指挥莫斯科行动的莫斯科军区参谋长接到了调兵命令,他打电话询问国防部为什么调动?和谁打仗?毫无答复。

  大规模军事行动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起码要有作战方案、动员方案和后勤保障方案。每支部队的开进路线、到达预定目标的时间,携带的装备、弹药、油料、食品,遭遇异常情况的处置,发动攻击的计划,事先都应该有周密的准备。

  预案的制定通常需要数周乃至数月,有的时候在一年前就密封下发,待机而起。行动的准备也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召回休假人员,休整车辆,补充给养,深入动员。

  819却是一出未经排练的武戏。一些坦克因油料不足停止路边。徒步行进的部队,连钢盔都没有带。没带齐弹药的更多。一些指挥官以为坦克的身形和音响就足以吓退对手。

  但是部队还是执行的命令,威武的坦克姗姗而行,走走停停,左传右找。所幸市民态度相当友好。车辆让道,行人指路,更多的人不闻不问。武装队伍分头驶向自己的终点——克林姆林宫前的红场,重要的新闻机构,电视台和塔斯社,位居高地的莫斯科大学,逐个被苏军控制。

  反对派的大本营,叶利钦所在的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大厦几乎被轻视,一直到中午12点,才有十几辆坦克驶到。

  尽管步履蹒跚,仪容文弱,但是10万大军毕竟开进了莫斯科。黑洞洞的坦克炮口神秘莫测,全副武装的军人越集越多,飞短流长的信息满城飘舞,所有的人都骤然惊醒,决定历史命运的时刻到了。

  最先明白也最最紧张的要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得知声明,他立刻判定军事政变发生了,立刻感到自己是炮火的头号目标。

  07:30叶利钦操起国际电话,他惊喜地发现线路畅通,立刻要求美国总统出面制止流血。

  11:30,他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是反动政变。记者们发现,他紧张得满脸通红。

  苏联多数共和国的领导人要求居民保持克制和安定,他们似乎不准备采取武装反抗,有些人还在暗中欢喜。

  西方的反应也相当克制。早晨,美国总统布什在缅因州休假地发表声明:“这显然是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我们预料苏联会完全理清他所承担的国际。”

  国际事务观察家们认为,尽管西方不欢迎819事变,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谁能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命运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呢?

  戈尔巴乔夫关在别墅里听收音机,监视者对他还算客气,并未进入别墅大门。戈尔巴乔夫决定留一手。他用摄像机拍下自己反对实行紧急状态的声明。把录像带剪成一段一段的,交由亲信分别保管,以留他日后做个见证。他召集亲属,商议全家的身家性命。亲属们表示,还是听他的,

  全世界都懂得,在苏联各派政治力量的生死较量中,苏军是天平上举足轻重的砝码,一万个声明也抵不过一发呼啸而至的炮弹。于是,莫斯科以外无动作,所有的人都盯着莫斯科街头的坦克。

  叶利钦困兽白宫,提心吊胆地望着朝自己开来的坦克车队,像死刑犯面对着瞄准自己的枪口。

  两军相逢勇者胜,两勇相逢强者胜,两强相逢智者胜。叶利钦是有勇气的,但显然不够强。

  强硬的坦克车队驶近了。它来自第二摩托化步兵师著名的塔曼师。该师组建不久就参加了苏德战争中著名的斯摩棱斯克战役,成为苏军中首批进入光荣的近卫军行列的部队之一。这只转战各地的劲旅战绩辉煌,被命名为近卫红旗加里宁塔曼步兵师。这支备受倚重的雄狮驻扎在首都附近,每次阅兵都展示着自己的雄风。

  坦克车队刚停,带队的上校主动向守卫者声明,他们是来保卫叶利钦的。白宫一片欢呼,叶利钦发现自己在军队中也是有市场的。这几年,争取军队的工作没有白做,莫斯科周围的部队更是得风气之先。

  中午,叶利钦在莫斯科中心练马场广场举行群众集会。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他们用公共汽车封锁街道,用砖头垒起积累。叶利钦走出白宫,站在坦克上发表声明。

  观看这个电视镜头的布什热血沸腾。他大力称赞这个过去自己讨厌的人弥天大勇。

  其实,叶利钦脚下的塔曼师110号坦克并不打算对叶利钦开火。其他坦克也没有打算开火,尽管他们不都拥护叶利钦。谁也没有下令开火,谁也不敢开火,于是坦克遇阻即停。

  姑娘们在坦克前谩骂,老太太们给炮火插上鲜花。小伙子爬上坦克,把成员拉出来痛打。坦克车队循巡难前,部队被围观者分割包围,局势处于胶着状态。

  战斗中的相持期是个关键时期。此时善于调动和集中兵力的一方将成为胜者。莫斯科的胜者将是拥有更多坦克的人。

  坦克们在干什么?紧急状态委员会连续发布一、二号命令,任命莫斯科军区加里宁上将为首都卫戍司令。加里宁上将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更多的坦克向首都开进,越来越多的坦克却越来越乱的局面。有的坦克打出俄罗斯三色旗,挂上叶利钦的大照片,有的坦克顽强地冲撞路障。

  美国军方调动一切手段了解苏军动向,他们发现苏军的电信系统出现了一些呼叫无回音现象。除莫斯科和波罗的海三国以外,无大规模部队调动。

  消息很快传达给叶利钦。叶利钦更有自己的好消息:空军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大将打电话表示支持。空降兵司令格拉乔夫更亲赴白宫部署武装抵抗。

  叶利钦电告布什:政变可能失败。布什于19日下午03:30声明,反对任何得到苏军和克格勃支持的政变。决定停止援助。

  大多数坦克仍在观望。远东军区司令诺沃日洛夫命令所属部队不得擅自行动,他不打算投入政治冒险;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下令不采取军事行动;。列宁格勒军区司令萨姆索诺夫拒绝调兵进城;战略火箭军将巡逻中的机动远程导弹收回洞窟。

  西方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大肆宣传军队支持叶利钦的消息,塔曼师、坎捷米罗夫卡师、图拉空降师的部分坦克已经调转炮口,保卫叶利钦。叶利钦已不再是弱者,而且显示出智慧,他缓过劲儿来了。

  叶利钦口出大言,8月20日下午五时将接管全部在俄罗斯境内的军队的指挥权。同时命令所有部队撤回原驻地。

  紧急状态委员会认为自己才是军权在握,决定下午六时攻打白宫。作战计划一再推迟八时、十时、一直推迟到8月21日凌晨。

  这一个莫斯科之夜,既不寂静,也不黑暗,每一处路障都燃起烈火,火把、燃烧瓶,掷向冲击的坦克。坦克撞开路障,对天鸣枪,强行开进。

  在白宫附近的激烈战斗到生死关头,守卫者誓死不退金沙体育,装甲车猛烈冲击。一伙青年以命相搏,有人用衣服堵住装甲车观察孔。其他人投掷燃烧瓶,烧毁装甲车。

  车中的苏军士兵开枪射击,三名男青年丧生,十多人受伤。国内件爆发了。

  胜负悬于毫发之间,胜负将取决于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是令人惊恐的最后时刻。

  许多西方人认为苏联人的性格最为残忍。在好莱坞电影中,苏联军人多数是不会微笑的蛮汉。常像捏小鸡儿一样扭断对方的脖子。殊不知,这也是一个最怕流血的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千多万苏联人丧生。这意味着每个家庭都有人死去。苏联人之所以肯勒紧裤腰带,扩充扩充军备,就是想赫阻敌军入侵。

  苏联军事、文学、军事、电影久盛不衰,主题总是反战。战后40多年,苏军战略的核心就是将战火远隔于千里之外。要打就在中欧西欧打。

  如今战火竟然在莫斯科市中心燃起,这还了得?苏军一向标榜,就国内而言,苏军的作用已经消失,全部任务都是抵御外敌金沙体育。怎么今天在国内杀人了?而且不是杀边远之地闹民族骚乱者,竟然在杀首都莫斯科的俄罗斯人,况且还要冒军队内部火并的风险。

  天下危,注意将。将军们将决定决战前途。各军种司令聚首会商。空军司令沙波什尼科夫最为活跃。他本来就是坚定的反对派,早已联络空降兵倒戈,串联海军司令切尔纳温和战略火箭军司令,反对动武。就是他,力争召开部务会。

  苏军五大军种,只有陆军司令和使不上劲儿的防空军司令是主战派。如今局势难以收拾,他们也软了。国防部副部长亚申大将说:国防部部务委员会从来也没有讨论过派亚佐夫部长参加紧急状态委员会。

  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撤军。亚佐夫似乎想到这就是苏军的“滑铁卢”。他恼怒的说:“我对所发生的事感到非常遗憾,这是武装力量的耻辱。”

  手忙脚乱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哪里料到,历来严守上级命令的苏军,这一次会不告而退。各位领导分别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代总统亚纳耶夫坐镇克里姆林宫,眼看大势已去,身边的警卫一个个溜掉,只剩下一名贴身警卫。隐藏在办公楼中的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开始行动。亚纳耶夫没有拿起电话核实一下自己是否已被捕,却抓起了伏特加,酒瓶从此进入醉乡。正式逮捕时,他甚至无法看逮捕证。

  掌握军权的亚佐夫和克留奇科夫则打算去向正被自己扣押的戈尔巴乔夫求救。克留奇科夫行前还打电话向自己曾经逮捕的叶利钦通报。

  叶利钦得意地在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上宣布,他已控制了俄罗斯境内的武装力量。还建议立即派人封锁机场,防止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外逃。

  俄罗斯联邦副总统鲁斯科伊上校,在飞机上议定的作战方案。由自己率领30名特种部队成员包围总统别墅,要求海军陆战队增援,向对手发出最后通牒。

  他们没有料到,对手早已束手就擒。先期到达的亚佐夫和克留奇科夫等已被扣押,原先监视戈尔巴乔夫的克格勃部队已闻风转向。

  为防止支持政变的防空军击落总统客机,他们按照鲁斯科伊的安排,呈上俄罗斯代表团的图134客机。

  叶利钦心狠手辣,莫斯科几位文职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已被扣押。从克里米亚返回的亚佐夫没出机场就被俄罗斯联邦内务部看住了。他把元帅帽往汽车座位上一扔:“嗨,晚了一步!”这位身经百战的元帅,仿佛在探讨作战失败的教训。

  克留奇科夫面无表情。他平静的对逮捕者说:“对我和紧急状态委员会其他成员的审判。不会给俄罗斯和苏联带来荣耀。”他在想未来。

  内务部长普戈在家中接到有人来访的电话,只说了“请吧”二字。15分钟以后,逮捕者捅开房门,发现普戈打死了妻子后自杀身亡。他最早预感到终生奋斗的成果将即将毁灭。

  苏联武装力量的三巨头被轻挑下马,苏军威武的坦克装甲车兵团在骂声中撤出莫斯科。819事变彻底失败。

  比起世界史上无数次流血政变,这短暂的三天,不过是一出短剧。苏联传统名人安德列娃讽刺道,“一次轻歌剧式的政变”。

  总结,819政变的国际军事观察家发现了更多的错误:首先,打击目标不明确谁是指挥者,似乎不懂得擒贼先擒王。叶利钦本来住在莫斯科近郊别墅。白宫里也只有500名轻武器卫兵。但这个敌对营垒的统帅从未受到直接威胁。连国内各地电信联系都畅通。

  事件发生当天,他就派外长出国求援,派影子内阁前往乌拉尔地区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建立预备指挥中心,俱未受阻。

  指挥协调不力,谁也搞不清谁是最高指挥官。代总统亚纳耶夫的工作似乎只是签署通令和开记者招待会。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据说是实际领导人,却见不到动作。军师乌里扬诺夫最高苏维埃主席对外态度不明朗。直接指挥者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没有军权。最高军事长官亚左夫元帅则只签署过一道命令。

  各军事机关事先未得通报,军队开进迟缓,总攻一再推迟,决心一再动摇,发动时就没有破釜沉舟。

  8月19日下午,首次记者招待会就宣布,希望戈尔巴乔夫康复后重新履行自己的职务。戈尔巴乔夫在别墅内部一直自由活动。8月20日晚还与哈萨克斯坦总统通了电话。

  低估对方的反抗,缺乏武器对抗的心理准备。和叶利钦打了三天嘴仗,一旦交火,即在决战关头轻易放弃战斗。

  没有掌握住部队。五大军种态度不一致。高度机动的空军不肯支持。陆军指挥官也不掌握部队动向,最先行动的塔曼师、图拉师的先头分队临阵倒戈。

  8月19日,克格勃神秘的阿尔法小组接到了8月20日凌晨三时攻占白宫的命令。

  这支部队只有20人,却个个身怀绝技。是克格勃最精锐的突击力量,以他们的能力秘密潜入白宫。捕获或击毙叶利钦,不过是半小时之内的事情。

  小组领导人明白,行动将导致大规模流血。他们询问谁下的命令,小组前领导人三次回答,都是“政府的命令”。小组成员都怀疑命令的合法性,他们拒绝执行。

  失败领导人似乎忘了一条军事常识,指挥官必须亲自掌握主力部队亲自交代关键任务。人们发现,拿破仑的滑铁卢尽管错误很多,但仍有高明之处。打完最后一线希望,堪称虽败犹荣。而苏军的“滑铁卢”,却似乎是从来没有打算取得胜利。

  9月7日《独立报》一篇文章问道:“当时有继续斗争的可能性,因为部分军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仍在执行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为什么就这样突然停止呢?”

  9月18日《真理报一篇文章》,猜测这伙人的命令令人费解的粗心大意,前后不一致,外行。这是在亚佐夫、克留契科夫和瓦连尼科夫参加的情况下发生的吗?他们似乎在回头看看谁等待指示。

  莎士比亚演出过的伦敦环球剧场的三角墙上,有这样一句题词:“整个世界都在演戏,整个世界都是演员。

  人们已经在怀疑,819事件是场戏,幕后是有导演的。有人分析,戈尔巴乔夫在得到关于阴谋策划的初步信号之后,便想出了绝妙的反阴谋措施。他牺牲了自己的左翼亲信。使出面的领导人服从自己。迫使阴谋家不等到预期预定时期就开始行动。使他们相信总统不久就会站到他们一边。

  安德列耶娃在中央电视台谈话时断言:剧本是国外写的,导演是戈尔巴乔夫。而且离不开叶利钦的插手金沙体育。结果却是3亿苏联人民的悲剧。

  他们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却表示了一种正确的研究方向。从军事行动成败的现象中探寻更加深刻的原因和规律。

  军事历史学家爱嘲笑拘泥一战的战役学家。他们认为:拿破仑即使在这一个滑铁卢取胜。也必然会与下一个滑铁卢在等着他。连年的侵略使法军实力衰弱,树敌遍地,英、俄、普、奥、意、荷,比齐国联军70万。怎么也将打败法军28万。

  天才统帅拿破仑不是被英国的威灵顿公爵打败的,而是由他自己的历史性错误打败的。

  以此而论,是否可以说,原苏军的败亡非自819始。最直观的证明莫过于线性图表。望着那一起一伏的波峰波谷,人们会说,下降是从顶峰开始,在谷底结束。819不过是原苏军下坡路的一次跌落,远及到谷底。

  作者:郝在今,1968年入伍,历任陆军第148师侦察连战士、班长、排长,师政治部新闻干事,有线电连指导员,司令部宣传干事,八一电影制片厂宣传科干事、副科长、科长及文学部编辑。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跨出国门》、纪实文学集《亡命闯天下》,报告文学集《生存大战》,长篇纪实文学《八千万流民部落——中国人口大流动纪实》、《没有国籍的女人》,长篇报告文学《英雄莫问出处——香港的移民与出入境》,电影文学剧本《肝胆相照》(合作,已拍摄发行),出版《中国民主1949 协商建国》和《中国秘密战》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