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金沙体育确不能达成新闻专业主义——替财新性侵报道说几句

发布时间:2023-10-16 07:46:10 人气: 作者:小编

  金沙体育FT中文网、大家、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澎湃等媒体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关注时政、财经、互联网,作品见于中外媒体。以深度的分析、冷静的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发掘现象背后的事实。

  开门见山,对鲍某不持任何辩护,但舆论对苑苏文记者的指责是不公平的。其实,这样说,是费力不讨好的,但总要有人说出来,对吧。最初,我以为报道是完全的一边倒,读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没有其他信源,在女方拒绝接受采访之后,报道中仍然引用了很多志愿者、法律援助者、消息人士、南方窗报道、社工的说法。 相对来说,南风窗最初的报道信源更少,更不平衡,但人们并没有提出“信源不平衡”的指控,因为符合期待与热血的正义。其实,早在财新的报道前,我就说,事情肯定还有变化。这并不是很难猜到。但很多人,怀着另一种期待,他们期待一个另一种意义上的完美受害者。真正让很多人愤怒的,其实正是记者呈现出来的细节。这些细节中,很多人找不到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完美受害者。 完美受害者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受害前,没有任何过错的,就是完美受害者。第二种是受害后,要愤怒、坚定、勇于斗争,这也是完美受害者的形象。

  在我看来,受害者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不完美。受害前,可以有道德瑕疵,受害后也可以犹豫、退缩,甚至不是因为害怕,仅仅是因为情感。这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世事灰暗而复杂,人性是复杂的、不完美的。但是金沙体育,很多人不能接受这种复杂性。他们或许可以接受受害前的不完美,但他们不能接受的是,受害后的不完美。 当他们在财新的报道中,没看到纯粹的仇恨、愤怒、指控、反而看到的是精神状态不稳定,更重要的是,“阶级立场不稳”,甚至还有几分感情。所以,他们不能接受。在遇到不能接受的事后,人类的第一情绪是否认,然后,会愤怒。但他们内心深处也明白,没办法否认,报道的细节都是真的。因为,那怕记者一句评论都不发,鲍某的话一字不录,仅仅凭志愿者、法援等第三方的话,也可以大致勾勒出一个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所以,虽然有非常多的愤怒,但至今没人指控这篇报道在造谣,也没人去证伪这篇报道的细节。然后,愤怒出现了。愤怒无法指向受害者的不争。怒其不争,并不政治正确。愤怒转而要“杀掉那个带来坏消息的人”。于是,他们绕过具体的情节,深挖情节背后的动机,报道被指“完全的一边倒”、洗地,还用上了一个高级词,新闻专业主义。这个时候,事实并不重要了。实际上,这种机制并不是新鲜。当政治正确在特定群体中蔓延,群体会情绪化、无异议、冲动、狂热——勒庞100多年前使用的形容词至今有效。借助这些情绪,政治正确能够虚构出整个完整的公共印象,并最终压倒事实。

  在这一轮激烈的批判中,很多人都提到房思琪。我知道房思琪,知道她是林奕含的自传体小说中的人物,13岁的她,被补习班老师长期性侵,最终精神崩溃。而作者也在小说出版之后自杀,结束了26岁的生命。读到这里,请你先回答一个问题,林奕含是几岁的时候被她的辅导老师性侵的?只需给出一个凭印象的回答。

  我也找一些人问了一下,答案多在13岁、16岁。根据林奕含的博客未曾公开发布的文章,高中时发生的,林奕含的抑郁症,也是自高中二年级被后开始。在林自杀后,林奕含家属表示不愿对陈星提告,但多名民众告发后,台南地检署(南检)调查4个月,传唤陈星、林奕含家人、闺蜜、医师等证人,并参考双方通联、林奕含病历金沙体育、心理咨询记录等对此事进行调查。台南地检署8月21日侦结该案,宣布由于证据不足对陈星不予起诉。台南地检署称,据林奕含的闺蜜与补习班班主任等人证述,可确认她满16岁后才认识陈星,就算两人发生关系,也难认有罪嫌。根据相关证述,检方认为双方最可能于2009年8月发生关系(这一年林18岁),那时林奕含已结束补习,与陈星不是师生。另据闺蜜称,林奕含曾将陈星介绍给她们认识,当时两人互动如情侣,林未提到被性侵。陈星强制罪名也难成立。所以,根据权威的认定,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13岁,也不是16岁,而是18岁,与未成年的概念并不相关。即便退一步,13岁时候的林奕含是绝对不认识这个老师的。但是,在政治正确作用下,舆论场域中逐渐演变、构造出了新事实。我在豆瓣还是知乎,还看到一个帖子,经过专业的心理学的分析,通过林的精神疾病史,推断性侵一定发生在林13岁的时候。经过类似的特定群体舆论场中的发酵、演变,小说人物房思琪替代了林奕含,小说情节代替了现实——“13岁被强制”,一个多么惊悚、残酷、有力的事实。他们需要这个事实,于是,这个事实就被构造出来。这不但蒙蔽了不知道的人,连知道的人,也不会不自觉的将之作为事实。“关键在于你选择相信”——这是一句反复出现的话。

  文字——故事——现实但是,这仅仅是小说。可怕的是,小说作为了论据,来论证现实金沙体育,而论证者不必背负任何负担——因为它是正义的。其实,我之前一直没有详细的去了解过这个案子,不过,从匆匆扫过的那几眼的文字中,我就有这样一个印象:林奕含的自杀是一个悲剧,但却并不是适合用来作为论据,进行相关领域的公共讨论金沙体育,因为能看到明显的精神症状。如今,这个隐约的想法被证实了,原来,根据台湾检方的结论,林案从来都与未成年的概念无关。可笑的是,现在很多批判的文章,用这个政治正确构造出来的事实,用小说情节,来论证记者的坏,批评记者不“新闻专业主义”。这真是天大的讽刺。记者遭到不公平的网络暴力。退一步看,记者无非与那本著名的日记一样,没有做到完美。讽刺的是,就在这篇报道之前不久,很多人还在为那本日记遭到的“没有平衡信源、平衡描述”的指控而辩解。不要说日记是个人的,而报道是公共的。不管从传播量、日记作者的身份、特殊时刻、深远影响,日记都有更大义务与责任去平衡信源,平衡描述。 更何况,如果日记是私域,记者的朋友圈怎么又变成公域了呢?又怎么又成为用来批判的“罪证”了呢?

  而且,报道即便有误导,又有什么大不了呢?这不是公共讨论应有的常态吗?会有错误,但不必苛求。为什么被苛求的人,转身又用上了同样的方法论了呢?现在,分析文章的错误,已经非常细节化金沙体育、技术化了,退一步说,文章即便有错误,它的错误,与它遭到的批评、愤怒,是否对等呢? 这是不是一个新闻专业主义需要平衡的问题呢?其实,这些从未被在乎过,新闻专业主义之所以好用,是因为,当事实不符合期待,技术性的指控,总是有余地、有空间的。但是,这并不会通向新闻专业主义。一家媒体,一篇报道,做不到完美的平衡,并非不可理解与接受。新闻事实的呈现,本来就不是由一家媒体完成,而是不同媒体的针锋相对中,逐步呈现出来。 只要没造谣,财新的报道就提供了新的事实的增量。新闻专业主义是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果你要批评新闻虚无主义,那么,一定会指向引导。如果你要强调政治正确、新闻专业主义,你一定要明白,它们的本质是约束而非自由。

  政治正确,不是中国媒体通向新闻专业主义的道路。甚至新闻专业主义的批评,也不会导向新闻专业主义。实际上,恰好相反。现在需要的是,简单的说出“今天北京很热”,而不是,一万种技术性规范之下,如何才算正确的说出“今天北京很热”。人们在安全时,暴戾的显示自己的正义与激情,但是,报道只需要守住事实,而不必满足情绪的期待。